标题:八转声 内容: 梵语 asta vibhaktayah,巴利语 attha vibhattī。 乃指梵语中名词、代名词与形容词语尾之八种变化。 又作八转、八声、八例。 即:(一)体格(梵 nirde? e),又作体声、泛说声。 今称主格。 “……是”之意。 (二)业格(梵 upadesane),又作所作业声、用格。 今称受格。 “把……”之意。 (三)具格(梵 kartrkarane),又作能作具声。 或称作格。 “依……”意。 (四)为格(梵 sāmpradānike),又作所为声。 或称与格。 “为……”之意。 (五)从格(梵 apādāne),又作所因声。 或称夺格。 “从……”之意。 (六)属格(梵 svāmivacane)。 今称所有格。 “……的”之意。 (七)于格(梵 sajnidhānārthe),又作所依声。 或称依格。 “于……”之意。 (八)呼格(梵 āmantrane),又作呼召声。 “……啊”之意。 除呼格之七声,称七例句、七例、七言论句。 若以上名词语尾之格例变化,称作苏漫多声。 苏漫多为梵语 subanta 之音译,又作苏盘多,即语尾有 su 之意。 动词之活用变化,称为底彦多声,恰与苏漫多声相反。 底彦多为梵语 tivanta 之音译,又作丁岸哆,即字尾有 ti 之意。 动词分为自言与为他言两种,各有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之别,并各个活用单数、双数、复数三变化,共成为二个九转声,合而为十八转声(十八转、二九韵)。 [瑜伽师地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西方学法] p315 发布时间:2025-05-21 08:39: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