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一善 内容: 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 即:(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 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深信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种。 (二)惭,惭即惭天。 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 (三)愧,愧即愧人。 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往昔所作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 (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而无所染着。 (五)无瞋,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 (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决了,无所迷惑。 (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进修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 (八)安,安即轻安。 谓远离粗重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而转安适。 (九)不放逸,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于所断之惑及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之一切善法,而无放逸。 (十)行舍,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令心平等,寂静而住,舍离一切掉举、昏沉等障。 (十一)不害,谓于一切有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瞋恚,常运慈悲之心,拔其危苦,与其安乐。 [成唯识论卷六] p326 发布时间:2025-05-21 08:37:1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