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度三行 内容: 谓十度中一一各具三种殊胜行门。 度为“到彼岸”之意。 菩萨修此行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 十度三行即:(一)施度三行:(1)财施,以所有财物施与他人。 (2)法施,为诸众生演说佛法。 (3)无畏施,于众生无杀害心,令无怖畏。 (二)戒度三行:(1)摄律仪戒,即持佛戒律,具众威仪。 (2)摄善法戒,即所作善法悉皆摄持。 (3)饶益有情戒,即与乐拔苦,平等利益。 (三)忍度三行:(1)耐怨害忍,忍耐怨憎毒害,无反报心。 (2)安受苦忍,忍受众苦逼迫。 (3)谛察法忍,审法性虚幻,超绝生灭。 (四)进度三行:(1)被甲精进,起大愿心,修诸胜行。 (2)摄善精进,修方便行,进趣无上菩提。 (3)利乐精进,勤化众生,皆修于道。 (五)禅度三行:(1)安住静虑,即妄想不起,深入禅定。 (2)引发静虑,即智慧现前,生诸功德。 (3)辨事静虑,即功行圆成,利益众生。 (六)慧度三行:(1)生空无分别慧,即平等照了俗谛之法。 (2)法空无分别慧,即平等照了真谛之法。 (3)俱空无分别慧,即超前二空,悉皆平等。 (七)方便度三行:(1)进趣果向方便,即修诸功德,回向佛果。 (2)巧会有无方便,即融会二谛。 (3)不舍不受方便,即了达能所皆空。 (八)愿度三行:(1)求菩提愿,自求佛果。 (2)利乐他愿,救度一切众生。 (3)外化愿,外化有情。 (九)力度三行:(1)思择力,思惟拣择一切善法而得其力。 (2)修习力,修行数习殊胜妙行。 (3)变化力,即神通力。 (十)智度三行:(1)无相智,达观性自空。 (2)受用法乐智,证一切种智,恒自受用,得大自在。 (3)成熟有情智,教化饶益一切众生,成就道果。 [成唯识论卷九] p455 发布时间:2025-05-21 08:32: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