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心 内容: (一)菩萨所安住之十种心,即:(一)大地等心,扶持增长一切众生之诸善根。 (二)大海等心,一切诸佛之大智法水悉流入。 (三)须弥山王等心,如须弥山王,能令一切众生安住出世间最上善根处。 (四)摩尼宝心,如摩尼宝王,乐欲清净而无杂染。 (五)金刚心,心如金刚之锐利,能悟入一切法。 (六)坚固金刚围山心,其心坚固,不为一切诸魔外道所坏动。 (七)莲花等心,不为一切世法所污染。 (八)优昙钵花等心,如优昙钵花之希有,于一切劫中难值遇。 (九)净日等心,心之智光清净如日,能除一切众生之愚痴闇障。 (十)虚空等心,其心广大不可量知。 [旧华严经卷四十] (二)法界性起之心所具之十种德相,即:(一)平等无依心,(二)性无增减心,(三)益生无念心,(四)用兴体密心,(五)灭惑成德心,(六)依住无碍心,(七)种性深广心,(八)知法究尽心,(九)巧便留惑心,(十)性通平等心。 [新华严经卷五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 (三)旧华严经所说之种种十心。 如:(一)十住之菩萨所发之十心,(二)十回向中第一、六、九回向之菩萨各发之十心,(三)初欢喜地菩萨依所发十大愿所得之十心,(四)各于第二、三、五、六、九地中所起之十心,(五)菩萨分别十种入法所安住之十种直心,(六)十种发普贤心,(七)十平等心,(八)十种发不动心,(九)十种不舍深心,(十)十种发无懈怠心,(十一)十种须弥山王正直之心,(十二)十种金刚心,(十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 [旧华严经卷十四、卷十六、卷二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卷三十三、卷三十七至卷四十一、卷五十五、卷六十] (四)摩诃止观卷四上之二种十心。 (一)顺流十心,谓众生由此十心,随顺烦恼,流转生死。 即:(1)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广造诸业。 (2)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迷惑我心,不修善业。 (3)善不随从,谓诸众生既具内外恶缘,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复于他人所作善事无随喜之心。 (4)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无恶不为。 (5)恶心遍布,谓诸众生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所,欲恼害于人。 (6)恶心相续,谓诸众生起恶心,昼夜相续不断。 (7)覆讳过失,谓诸众生不自发露所作恶行,无悔改心。 (8)不畏恶道,谓诸众生不知戒律,无恶不为,于恶道全无畏惧。 (9)无惭无愧,谓诸众生造诸恶业,不知惭愧。 (10)舍无因果,谓诸众生生邪见,拨无一切善恶因缘果报。 (二)逆流十心,谓修行者由此十心,可翻除由顺流十心所造之恶法。 即:(1)深信因果,破拨无因果之心。 (2)生惭愧心,破无惭无愧之心。 (3)生大怖畏,破不畏恶道之心。 (4)发露忏悔,破覆讳过失之心。 (5)断相续心,破恶念相续之心。 (6)发菩提心,破遍布之恶心。 (7)断恶修善,破三业造罪之心。 (8)守护正法,破善不随喜之心。 (9)念十方佛,破随顺恶友之心。 (10)观罪性空,破无明昏闇之心。 若欲忏悔二世重障,行四种三昧者,当识顺流十心而明知过失,运逆流十心以为对治。 此二十心通为诸忏之本。 (五)念佛之十种心。 据大宝积经卷九十二载,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于命终时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十种心即:(一)无损害心,谓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 (二)无逼恼心,谓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愍伤,令得脱苦。 (三)乐守护心,谓念佛之人于佛所说之正法,当须不惜身命,守护爱惜。 (四)无执着心,谓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不生执着。 (五)起净意心,谓念佛之人能离世间杂染之法,复于利养等事,常生知足之心。 (六)无忘失心,谓念佛之人求生净土,成佛种智,于一切时念念不舍。 (七)无下劣心,谓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诸众生尊重恭敬,不生轻慢。 (八)生决定心,谓念佛之人不著于世间言论,于无上菩提,深生正信,毕竟不惑。 (九)无杂染心,谓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烦恼杂染。 (十)起随念心,谓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之中,常念彼佛。 (六、 据大日经疏卷二所载,十心即:种子、牙种、疱种、叶种、敷华、成果、受用种子、 婴童、殊胜、决定等心。 皆得建立于人天二乘菩萨一一地中。 (参阅“八心”277) p399 发布时间:2025-05-21 08:29: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