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四过类 内容: 因明用语。 系古因明之鼻祖足目仙人所类聚十四种似能破之过失。 又称十四种相似过类。 以其皆似真能破而实非能破,故称相似;类聚此相似之过,称为相似过类。 十四过类,即:(一) 同法相似过类,以异喻为同喻,妄破真量之过误。 喻,即譬喻;量,即论式。 (二)异法相似过类,以同喻强为异喻之过失。 (三)分别相似过类,不可分别而强分别之,以破真量之过失。 (四)无异相似过类,于同类之法强举异点之过误。 (五)可得相似过类,对无过之正因强说有过,又以余因可得而非难正因之过误。 (六)犹豫相似过类,对正当之因强附犹豫不定之过,以成立别异之义。 (七)义准相似过类,妄准立者(立论者)之义,倒离本量,而难破之。 (八)至不至相似过类,论宗(命题)、因(理由)之至、不至,耍弄诡辩。 (九)无因相似过类,对真量之宗分析因之宗前、宗后、宗俱三时,令陷于无因之难的诡辩。 (十)无说相似过类,“无说”系谓尚未说出“因”,其时立证未能成立,若反而立一相反之宗以对立本量,即犯此过。 (十一)无生相似过类,宗之前陈(主词)生起以前应无因,然却成立与立者所立相反之义的过误。 (十二)所作相似过类,分别因、喻,强立伪难。 (十三)生过相似过类,为求同喻之因,于无过而附有过。 (十四)常住相似过类,以诸法常不舍自性故为常住,声恒不舍无常之性,故亦为常住之法。 此外,天亲之如实论道理难品中亦举三类十六种难之过失,依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之意以表对照十四过类,如上页所示。 [因明正理门论、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六末、因明十四相似过类略释(惟贤,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1)](参阅“因明”2276) p415 发布时间:2025-05-21 08:28: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