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摩 内容: 【达摩】此翻为法。 唐明浚(音信)云:契之于心,然后以之为法。 在心为法,形言为教。 法有自相共相,教乃遮诠表诠。 天台明法,广有八种:一教,二理,三智,四断,五行,六位,七因,八果。 略言三义,谓教、行、理。 如阐义云:以约修行始终,三义收尽,谓依教修行,行成契理。 若以位分,约教属名字位,人禀教生解故;约行属观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约理在初住,分证本理故。 然于约行,复须从容。 若论造修,犹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观行。 凡当辨位,须知此旨。 若约能诠所诠,但明教理二教。 论曰:教者何也? 诠理之谓也。 理者何也? 教之所诠。 教若果异,理岂得同? 理若必同,教宁得异? 筌不期鱼,蹄不为兔,将谓名乎! 妙乐云:教有二种,诠理之教无二,表行之教自分。 诠理之教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表行之教者,祗由忘智亲疏,致使迷成厚薄。 青龙疏云:有教行证,名为正法。 有教有行无证,名像法。 像者,似也。 但有于教而无行证,名为末法。 行事钞云:显理之教,大分为二:一谓化教,此则通于道俗。 二谓行教(亦名制教),唯局于内众。 大乘入楞伽云: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显,当依此教理,勿更余分别。 发布时间:2025-05-21 07:26: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5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