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菩提 内容: 【菩提】肇师云:道之极者,称曰菩提。 秦无言以译之。 后代诸师,皆译为道,以大论翻为佛道故。 今问:如周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此则儒宗仁义为道。 庄子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此则道家以虚无为道。 今释氏宗以何为道? 答曰:般舟经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 是知吾教以心为道,心乃自性清净心也。 其体湛寂,其性灵照,无名无相,绝有绝无;心不能思,口不能议,褒美称为第一义谛。 或者问曰:如净名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今安以心而为道耶? 答:究乎菩提非身心者,如肇师云: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 故度一切佛境界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觉,不可以心觉。 何以故? 身是无知,如草木故;心者虚诳,不真实故。 是故菩提非身心也。 然净名中却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者。 天台释云:今观众生心行,入本性清净智。 穷众生心源者,即显诸佛解脱之果。 如劝求水,不得离冰,寒虽结水成冰,暖则释冰为水。 故华严云:若能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凡夫由昧心源,故随妄念。 能于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 故华严云: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心智发,能为佛母,号曰智度。 是故智度亦名大道。 故大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如用此智修习万行,其所修法亦名大道。 故法华云:为灭谛故,修行于道。 由道是心,其性虚通,遍一切法,无非是道。 如金色女问文殊:云何谓为道? 答曰:汝则为道。 又喜根云: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 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 今问:淫事秽污,佛道清净。 安指秽事,名为净道? 答:观淫怒痴,相同水月,了染净体,性如虚空。 遇顺无著,逢违不嗔,于恶境界,得解脱门。 乃行非道,通达佛道。 是名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若起凡见,成地狱业。 如热金圆,取必烧手。 如是无为,名道人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07:26: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5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