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琅邪慧觉禅师 内容: 滁州琅邪山慧觉广照禅师,西洛人也。 父为衡阳太守,因疾倾丧。 师扶榇归洛,过澧阳药山古刹,宛若夙居。 缘此出家,游方参问。 得法汾阳,应缘滁水,与雪窦明觉同时唱道。 四方皆谓二甘露门,逮今淮南遗化如在。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铜头铁额。」曰:「意旨如何?」师曰:「鸟觜鱼腮。」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 欲识眼中花,元是十方佛。 欲识十方佛,不是眼中花。 欲识眼中花,不是十方佛。 于此明得,过在十方佛。 于此未明,声闻起舞,独觉临妆。 珍重!」僧问:「阿难结集即不问,迦叶微笑事如何?」师曰:「克时克节。」曰:「自从灵鹫分灯后,直至支那耀古今。」师曰:「点朱点漆。」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手携书剑谒明君。」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卷起帘来无可睹。」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三更过孟津。」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独坐镇寰宇。」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曰:「猫儿戴纸帽。」曰:「出水后如何?」师曰:「狗子著靴行。」问:「拈椎竖拂即不问,瞬目扬眉事若何?」师曰:「赵州曾见南泉来。」曰:「学人未晓。」师曰:「今冬多雨雪,贫家争柰何!」  上堂:「欲知常住身,当观烂坏体。 欲知常住性,当观拄杖子。 拄杖子吞却须弥,须弥吞却拄杖子。 衲僧到这里,若也拟议,剑梁落膊输降款,铁作胸襟到海隅。」击禅床,下座。 上堂:「见闻觉知,俱为生死之因。 见闻觉知,正是解脱之本。 譬如师子反踯,南北东西且无定止。 汝等诸人,若也不会,且莫孤负释迦老子。 吽。」  上堂:「山僧今日为诸人说破,明眼衲僧莫去泥里打坐。 珍重!」上堂:「天高莫测,地厚宁知? 白云片片岭头飞,绿水潺潺涧下急。 东涌西没一句即不问,你生前杀后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时寒吃茶去。」  上堂:「阿呵呵,是甚么? 开口是,合口过。 轻舟短桌泛波心,蓑衣箬笠从他破。 咦!」  上堂:「十方诸佛是个烂木橛,三贤十圣是个茅溷头筹子。 汝等诸人来到这里作么?」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轮。」  上堂:「剪除狂寇,扫荡搀枪,犹是功勋边事。 君臣道合,海晏河清,犹是法身边事。 作么生是衲僧本分事?」良久曰:「透网金鳞犹滞水,回途石马出纱笼。」  上堂:「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若人下得通方句,我当刎颈而谢之。」上堂,拈起拄杖曰:「山僧有时一棒作个漫天网,打俊鹰快鹞。 有时一棒作个布丝网,捷蚬捞虾。 有时一棒作金毛师子,有时一棒作虾蟆蚯蚓。 山僧打你一棒,且作么生商量? 你若缁素,得出不妨。 拄杖头上眼,开照四天下。 若也未然,从教立在古屏畔,待使丹青入画图。」  上堂:「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 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诸禅德既是日午,为甚却打三更?」良久曰:「昨见垂杨绿,今逢落叶黄。」  上堂:「拈起拄杖,更无上上。 放下拄杖,是何模样? 髑髅峰后即不问汝诸人,马镫里藏身一句作么生道? 若道不得,拄杖子道去也。」卓一下,便归方丈。 上堂:「进前即死。 退后即亡。 不进不退。 又落在无事之乡。 何故? 长安虽乐,不是久居。」  上堂:「汝等诸人在我这里过夏,与你点出五般病:一、不得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二、不得孤峰独宿。 三、不得张弓架箭。 四、不得物外安身。 五、不得滞于生杀。 何故? 一处有滞,自救难为。 五处若通,方名导师。 汝等诸人若到诸方,遇明眼作者,与我通个消息,贵得祖风不坠。 若是常徒,即便寝息。 何故? 裸形国里夸服饰,想君太煞不知时。」  上堂:「山僧因看华严金师子章第九由心回转善成门,又释曰:如一尺之镜,纳重重之影象。 若然者道有也得,道无也得,道非亦得,道是亦得。 虽然如是,更须知有拄杖头上一窍。 若也不会,拄杖子穿灯笼,入佛殿,撞著释迦,磕倒弥勒,露柱拊掌,呵呵大笑。 你且道笑个甚么?」卓拄杖下座。 上堂,拈拄杖曰:「盘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千仞险,临济道石火电光钝。 琅邪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著眼,高著眼。」卓拄杖下座。 发布时间:2025-05-21 06:49:3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5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