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公案 内容: 中峰〈山房夜话〉云:“或问:佛祖机缘,世称公案者何耶? 幻曰:公案,乃喻乎公府之案牍也。 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 公者,乃圣贤一其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 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 盖欲取以为法,而断天下之不正者也。 公案行则理法用,理法用则天下正,天下正则王道治矣。 夫佛祖机缘,目之曰公案亦尔,盖非一人之臆见,乃会灵源,契妙旨,破生死,越情量,与三世十方百千开士同稟之至理也。 ”《联灯会要·黄檗运禅师章》云:“次日升堂,云:‘昨日寻羚羊僧出来。 ’其僧便出。 师云:‘昨日公案老僧休去,作么生? ’僧无语。 师云:‘将谓是本色衲子,元来是义学沙门。 ’拈拄杖即时打出。 ” 盖禅帖公案之言,始见于此。 《广灯》文异。 《碧巖录·三教老人序》云:“尝谓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倡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 二字乃世间法中吏牍语,其用有三:面壁功成,行脚事了,定槃之星难明,野狐之趣易堕,具眼为之勘辨,一呵一喝,要见实诣,如老吏据狱谳罪,底里悉见,情款不遗,一也;其次则岭南初来,西江未吸,亡羊之岐易泣,指海之针必南,悲心为之接引,一棒一痕,要令证悟,如廷尉执法平反,出人于死,二也;又其次则犯稼忧深,系驴事重,学奕之志须专,染丝之色易悲,大善知识为之付嘱,俾之心死蒲团,一动一参,如官府颁示条令,令人读律知法,恶念才生,旋即寝灭,三也。 具方册作案底,陈机境为格令,与世间所谓金科玉条,清明对越诸书,初何以异? 祖师所以立为公案,留示丛林者,意或取此。 ”虎关炼和尚曰:“公案者,寄世事而立名。 唐土有六省,日本有八省。 省者,俗云奉行者。 武士诉武家刑罚事,则属兵部省、刑部省决之;民诉田壤事,则民部省决之;判文事,则治部省决之。 凡诸奉行者,以自古公界所定法式聚置之于案上,仍拟于今之所讼而理之。 日本法家人以延喜式目、弘仁式目沙汰而理之即是也。 宗门公案亦尔,提撕古人祖师所定之法,是非一人之私法,便天下公共之理也。 ”云栖《正讹集》云:“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 总其问答中紧要一句,则为话头,如一归何处、因甚道无、念佛是谁之类是也。 千七百则,乃至多种,皆悉如是。 ”《居家必用? 吏学指南册籍类》云:“公案,谓公事始末也。 ”又〈垂说部? 拈古〉处,《东山外集·说。 发布时间:2025-05-21 05:20:3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5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