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禅 内容: 梵语 dvitīya-dhyāna,巴利语 dutiya-jhāna。 新译作第二静虑。 为四禅之第二。 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支。 于此禅定,远离初禅的寻、伺心理活动,于内心信相明净,故称“内等净”;由于禅定之故,住于喜与乐之情态,故称“定生喜乐”。 又于此禅定之中,可对治初禅之贪、寻伺、苦、掉举、定下劣性等五种修道之障碍。 又于初禅定之时,仍会起语行(寻、伺),而自此禅定以上,则不再有语行。 此外,修习第二禅定,可得生于第二禅天之果报,此天有少光、无量光、极光净三天,即:(一)少光天,此天天众于二禅天诸天中,光明最少,故称少光。 (二)无量光天,此天天众之光明渐次转增,难以测量,故称无量光。 (三)极光净天,此天天众之光明胜于上记二天,遍照自地。 又以光为语音之故,亦称为光音天。 此外,有关第二禅诸天之依处、身量及寿量等果报,于长阿含卷二十世记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三、卷七等皆详加记载。 又如上记所述,此天天众以安住于禅定而生起喜、乐之感受,故此天又称“定生喜乐地”。 又于劫末之时,三灾之大水灾浸坏第二禅天以下之器世间。 [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俱舍论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十九](参阅“四禅”1843、“四禅天”1846) p4762 发布时间:2025-05-20 05:26: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