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犹豫相似过类 内容: 因明用语。 为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六。 于因明对论中,敌者(问难者)对立者(立论者)所立之量(论式),强为分别宗(命题)及因(理由)之别异,并谓对方所举之因犹豫不定,不得证成所立之宗,于正确之论式强附过失,而自招之过误。 例如佛弟子立“声是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譬加瓶等(喻)”之论式。 敌者非难之,谓:“汝谓声是无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然此无常有二,汝之无常指生起无常? 或指坏灭无常? 又勤勇之因有生、显二种:生者,此法本来无而今有,可成立无常。 如瓶为人工所造,为生起之因,终必归于坏灭。 显者,本来即有,由今而显,可成立常住,譬如凿井,水本来即有,仅以人工显之,故为常有。 今汝勤勇之因指生? 或指显? 如是汝所立之宗遂成犹豫不定。 此虽双标二义,然既在因上出过,复何能以此因证成声是无常? ” 于上述之对论中,立者所举“声”之宗系就坏灭无常之义而言,非指生起之义,然敌者画蛇添足,妄加“生起”之说。 又立者所举“勤勇”之因系针对“生起”之义而立“无常”之说,敌者却又妄分生、显之别,徒使所诤之因愈形混乱;且敌者以凿井而谓显因为常住,亦为似是而非之说,盖井水虽因人工凿出而显,终归消灭,亦为无常,不得依显隐与否而妄别常与无常,是故知立者所举因之“勤勇”,无论其为生、为显,皆为无常,并无“不定”之过嫌,然敌者强加非难,即自招此一犹豫相似之过。 又此过相当于世亲如实论道理难品中之“疑难”。 [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因明十四相似过类略释(惟贤,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1))](参阅“十四过类”415、“因明”2276) p5148 发布时间:2025-05-20 05:24: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