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背请戒缘起 内容: 亦名:展转食戒缘起子题:开食粥缘、食粥偈、粥有十利饶益行者、行者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从罗阅祇人间游行,至阿那频陀国,因沙[少/兔]施粥便开食粥,因食浓粥;又因节会檀越送食;又后受请,俗讥道诃,佛因制戒。 ”(含注戒本卷中·一二·五)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就戒缘中分三:初开食粥,遂成浓粥;二、节会送食;三、正违先请,故通一制。 僧祇食粥说偈云:‘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词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欲得人天长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 ’今解之,初偈明田净;色等五利明所得,宿食等五明所除,略不明大小便调适也;欲得下偈,明来报也。 欲不解之,常诵多迷故。 ”行宗记释云:“戒缘中,注疏抄引在文颇略。 律中沙[少/兔]婆罗门以五百乘车载满饮食,经涉冬夏,随逐世尊,伺候空缺,欲设食供,无有空日。 语阿难言,欲以五百车食布在道中,令佛僧蹈过,则为受我供养。 阿难白佛,佛言,汝可往语沙[少/兔],明旦以此饮食作粥与僧。 此即开粥之缘。 后因大臣请僧食,诸比丘因前开粥,遂受诸居士浓粥,后至大臣家,不能多食招讥,故制不得食稠粥,然后受请。 此即初缘,言受请者 ,即是往赴,非始受也。 次因罗阅城乐师先请比丘食,明日值城中节会,诸居士持食来,诸比丘食已,然后赴乐师请,不能多食,乐师讥嫌,方制此戒。 此第二缘。 疏分三段;前二别引两缘重受后食;后一总上两缘还赴先请,故云通一制也。 引偈中,初正引。 今下,牒释。 欲不下,示意。 释中,初偈合云初半偈,即前二句。 上句明所施之德,下句即能施之心。 色等下,释中间四句:初句总标十利。 饶益,即是利义;行者,即受施众僧。 次二句别列十利,为成偈句,止有九种:一、色颜色光泽;二、力气力康健;三、寿寿命延永;四、乐身支安适;五、词清辩言音清朗,有分 为二,非也;六、宿食;七、风此二皆除;八、饥;九、渴此二得消。 十、如疏点。 (十、即大小便调适。)下一句结说由人,资身除病,故名为药。 有云良药者非。 欲下后半偈,上句示报,下句劝施。 有云长寿乐非。 ”(戒疏记卷一四·三○·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8: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