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戒座上告清净法 内容: 亦名:客旧外集告净、告清净法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告清净法。 佛言,若说戒日,客来若少者,当告旧比丘清净。 应如是告言:‘大德僧听。 我比丘某甲清净。 ’若说戒序竟,方陈此言。 必有犯者,举过告僧已,余者次第听。 ”(随机羯磨卷下·九·一○)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贴文解)告清净法者。 文引客来,明知旧净。 若未至序问清净处,随到即坐,不劳告净,以及后问故。 多人齐至,一一别说,以各自陈也。 (二,以义决)(一、正明)今解告净不问主客;但使外来,不及序问;皆须告净,以应后说。 (二、释难)(一、举说欲难)‘若尔,在众同听,有缘说欲;后更入众,须陈净不? ’(二、约两意释)答:‘不须说也。 前告净者,元未预闻;此已陈默,不劳重告。 若更须说,即座恶觉,亦须说耶? 佛制心念,在众闻露。 虽有此难,无文制说。 然是后来余不闻者,及有忆过,不告皆犯。 不同在座,有开心念。 各有所以,任两通之。 ’”济缘记释云:“告净中,初科,初明律文局客。 若下,次简说时须否。 但不及三问,即须告之。 多下,三明众多各说。 义决中,初科。 但使外入,不局客旧。 次科,难中。 由说欲去,事讫须来故。 释中,初约不须释。 已经三问,默应净故。 恶觉念起,律制犯吉;听在众露,不令再告;故举为难,例知不须。 虽下,次约必须释,初纵上难词;然下,夺归今义。 余不闻者,即中间诸篇。 及忆过者,谓说欲出外,方忆犯也。 各下,双结。 文无去取,准说为长。 ”(业疏记卷一九·二九·一七)含注戒本·戒经序:“若客旧外集,数有少多,说过此[戒经]序,告净便听。 ”(含注戒本卷上·三·八)戒本疏·释戒经序:“言客旧外集者,法摄人也;如有违背,不无其罪,则人从法也。 初来闻序,不劳告净,以闻三问也;八篇中来,必须告净,以不闻序。 ”行宗记释云:“初释制集。 法摄人者,望制众也。 人从法者,望制别也。 初下,释告净。 八篇中者,才过三问,即须告净。 ”(戒疏记卷三·一九·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2: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