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事钞沙弥别行篇第二十八 内容: 亦名:沙弥别行篇、沙弥篇子题:信为道原功德母、智是出世解脱因、室罗末尼罗、求寂、皓首、面墙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沙弥别行篇第二十八。 此翻为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 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 (一,叙来意)(一、叙本示滥)沙弥建位,出俗之始。 创染玄籍,标心处远。 自可行教,正用承修。 滥迹相济,世涉多有。 (二、明信智二门)然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 夫出家者,必先此二。 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 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 (二,开章释)故先明出俗本意,后依意随解。 (一、明出家本意)初中七门:一、明出家元缘,二、劝出有益,三、障出有损,四、行凡罪行,五、行凡福行,六、明行圣道行,七、大小乘相决同异。 ……(二、依位随解)就后段中,更分为五:一、明出家具缘,二、作法不同,三、受戒方式,四、随戒相,五、杂行教示。 ”资持记释云:“释沙弥篇。 沙弥,如注两释。 分字解义,无非自他二利,止作两行。 但初通约出家本志;后据创反俗情,以在俗作恶无慈故也。 寄归传云,受十戒已,名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 求,即无漏智;寂,即无生理。 准知沙弥,梵音讹略。 别行者,行字通平去二音。 若作平呼,谓此三篇,在前由途相摄之外;若作去呼,即此三篇,与前大僧本部不同。 别行(平呼)别行(去呼),两释并通。 ……初叙二法之要。 道由信立,故为道原;德自信生,故云德母。 治业,由智之力;破惑,在智之照。 故为解脱因也。 非信,道德无以发;非智,业惑无以除。 出家之人,为道求脱,故云必先此二也。 如下,叙不明之失,初明形心混俗。 所下,次显愚法所以。 皓首,即白头也。 面墙,无所见也。 论语云,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 二南统目于诗。 无信则智不发,无智则不慕道。 饱食暖衣,悠悠卒世,故云但务养身等也。 ”(事钞记卷四一·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0:0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