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事钞用诸部文意 内容: 亦名:用诸部文意子题:持律六师、六师行事钞·序:“第四,用诸部文意。 (一,叙律分宗)(一、本同计异)统明律藏,本实一文。 但为机悟不同,致令诸计岳立。 (二、随计分宗)所以随其乐欲,成立己宗。 竞辨大众之文,用集一家之典。 (三、别异之相)故有轻重异势,持犯分涂,有无递出,废兴互显。 (二,明今取用)(一、正取诸部)(一、立宗标示)今立四分为本。 若行事之时,必须用诸部者,不可不用。 ……(三、正明取意)然行藏之务实难,取舍之义非易。 且述其大诠,以程无惑。 谓此宗中文义俱圆,约事无缺者,当部自足,何假外求? 余有律文不了,事在废前,有义无文,无文有事。 如斯众例,并取外宗成此一部。 又所引部类,必取义势相关者,可用证成,必缓急重轻,是非条别者,准论不取。 故文列四说,令勘得失;十诵墨印,义亦同之。 若此以明,则心境相照,动合规猷。 繁略取中,理何晦没? 若不镜览诸部,偏执一隅。 涉事,事则不周;校文,文无可据。 遂师心臆见,各竞是非。 互指为迷,诚由无教。 若四分判文有限,则事不可通行,还用他部之文以成他部之事或二律之内,文义双明,则无由取舍。 便俱出正法,随意辨用。 (四、检阅无滥)然行用正教,亲自披阅,恐传闻滥真故也。 (二、兼用六师)(一、列示诸见)又世中持律,略有六焉:一、唯执四分一部,不用外宗。 如持衣说药之例,文无,止但手持而已。 二、当部缺文,取外引用。 即用十诵持衣加药之类。 三、当宗有义,文非明了。 谓狂颠足数睡聋之类。 四、此部文意具明,而是异宗所废。 如舍净地直言说戒之类。 五、兼取五藏,通会律宗。 如长含中不令更试外道。 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 如楞伽涅槃,僧坊无烟,禁断酒肉五辛、八不净财之类。 此等六师,各执正言,无非圣旨。 但由通局两见,故有用解参差。 (二、显今此宗)此钞所宗,意存第三、第六。 余亦参取,得失随机,知时故也。 ”资持记释云:“第四门,上明考体专用一宗。 然或被事不周,须通他部,故此明之。 欲晓此门文相大意,须以三问,前以激之。 问:‘受体既从四分,只合专依本宗,何以今钞备引诸部? 约体明随,其义安在? ’问:‘三藏所诠,事理两异,既宗律藏,何以下引阿含等经及余小论,岂非化制不分耶? ’问:‘律是小乘,教限须别,安得辄用华严涅槃地持智论,岂非大小滥耶? ’若不明示,学者俱疑。 故此决之,寻文可见。 问:‘今钞通用三藏,何以但标诸部? ’答:‘诸律体相既殊,须明引用分齐。 是故此门正明诸律。 至后六师,方通经论。 有云诸部通收经论非也。 ’”(事钞记卷二·七·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9:5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