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死矫乱论 内容: 【不死矫乱论】 p0334瑜伽七卷六页云: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 如经广说应知。 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最胜生道,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 问苦集灭道;便自称言:不死乱者。 随于处所,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 或托余事,方便避之。 或但随问者言辞而转。 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 第二、于所证法,起增上慢。 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 第四、羸劣愚钝。 又复第一、怖畏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 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怖畏妄语,怖畏邪见;故不分明说我有所证。 第三、怖畏邪见,怖畏妄语,惧他诘问;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 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 第四、唯惧他诘;于最胜生道及决定胜道,皆不了达。 于世文字,亦不善知。 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 但反问彼,随彼言辞而转,以矫乱彼。 此四论发起因缘及能计者,并破彼执,皆如经说。 由彼外道,多怖畏故;依此见住。 若有人来,有所诘问;即以谄曲而行矫乱。 当知此见,是恶见摄。 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二解瑜伽八十七卷三页云:或说不死矫乱论。 应知此中,有二净天。 一、不善清净。 二、善清净。 若唯能入世俗定者;当知是天、不善清净。 于诸谛中,不了达故。 其心未得善解脱故。 若能证入内法定者;当知是天、名善清净。 于诸谛中,已了达故。 其心已得善解脱故。 当知无乱,亦有二种。 一、无相无分别。 二、有相有分别。 此中第一、是善清净天。 第二、是不善清净天。 前清净天,于自不死,无乱而转。 是故说名不死无乱。 后不清净,若有依于不死无乱,有所诘问;便托余事,矫乱避之。 以于诸谛无相心定,不善巧故。 先兴心虑,作是思惟:我等既称不死无乱;复有所余不死无乱,于诸圣谛无相心定,已得善巧。 彼所成德,望我为胜。 彼若于中,诘问于我;我若记别,或为异记,或拨实有,或许非有。 彼于记别,见如是等诸过失已;作是思惟:我于一切所诘问中,皆不应记。 又于是中,见有余过。 谓他由此,鉴我无知;因则轻笑不死无乱。 有行谄者,作是思惟:我于此中,应如是记:非我净天一切隐密皆许记别。 谓自所证及清净道。 如是思已;故设诡言而相矫乱。 彼既如是住邪思惟,遍布其心;于彼最上清净天所,故称我是不死无乱。 由怀恐怖而无记别。 勿我劣昧,为他所知。 由是因缘,不能解脱。 以此为室,而自安处。 又有愚戆,专修止行;不能以其谄诈方便矫设乱言,但作是思:诸有来问,我当反诘。 随彼所答,我当一切如言无减而印顺之。 由是计度有差别故,建立四种。 发布时间:2025-05-21 01:09: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