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种通行 内容: 【四种通行】 p0433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一页云:道于余处,立通行名。 以能通达趣涅槃故。 此有几种? 依何建立? 颂曰:通行有四种。 乐依四静虑。 苦依所余地。 迟速钝利根。 论曰:经说通行、总有四种。 一、苦迟通行。 二、苦速通行。 三、乐迟通行。 四、乐速通行。 道依根本四静虑生,名乐通行。 以摄受支止观平等任运转故。 道依无色未至中间,名苦通行。 以不摄支止观不等,艰辛转故。 谓无色定、观减止增;未至中间、观增止减。 即此乐苦二通行中,钝根、名迟;利根、名速。 二行于境,通达稽迟,故名迟通。 翻此名速。 或迟钝者,所起通行、名迟通行。 速、此相违。 二解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十二页云:应知行迹差别有四。 一、苦迟通行。 二、苦速通行。 三、乐迟通行。 四、乐速通行。 然诸行迹,应说一种。 谓趣苦灭行。 趣有世间生老病死灭行。 或应说二。 谓趣名灭行,及趣色灭行。 或应说三。 谓趣三界灭行。 或应说五。 谓趣五蕴灭行。 或应说十二。 谓趣十二支缘起灭行。 或应说无量。 谓在相续、剎那差别、无边际故。 问:世尊何故广一二三、略十二等、建立如是四通行耶? 答:以三事故。 一、以地故。 二、以根故。 三、以补特伽罗故。 此则总说。 若别说者;但以二事。 谓地故,根故。 或地故,补特伽罗故。 地故根故者:谓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苦迟通行。 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苦速通行。 四根本静虑诸钝根者所有圣道、名乐迟通行。 即此诸地诸利根者所有圣道、名乐速通行。 地故补特伽罗故者:谓未至定、静虑中间、三无色定、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苦迟通行。 即此诸地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苦速通行。 四根本静虑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乐迟通行。 即此诸地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者所有圣道、名乐速通行。 问:此四通行,自性是何? 答:五蕴、四蕴、以为自性。 谓在静虑及近分者,五蕴为自性。 在无色者,四蕴为自性。 如是名为通行自性。 我物自体相分本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通行? 通行是何义? 答:通、谓通达。 行、谓行迹。 能正通达,趣向涅槃,是通行义。 苦迟通行者:问:圣道非苦受自性,亦非苦受相应;何故名苦? 答:近分无色,难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苦。 根本静虑,易成办故;所起圣道,说名为乐。 此广分别,如前结蕴。 四静虑中。 问:何故圣道,说名为迟? 答:由钝根者所起圣道,不能速趣究竟涅槃;故说名迟。 诸利根者所起圣道,疾趣涅槃,故说名速。 又云:问:此四种行、五蕴四蕴以为自性;何故名通? 通唯显慧,非余蕴故。 答:以慧增故,但说名通。 如见道中,虽具五蕴;以慧增故,但立见名。 如现观边诸世俗智,虽以四蕴五蕴为性;而慧增故,但立智名。 金刚喻定,虽以四蕴五蕴为性;等持增故,但立定名。 通行、亦尔。 故不应责。 如契经说:云何苦迟通行? 谓诸苾刍、于五取蕴,诃毁厌恶。 问:苦迟通行,缘四谛境;何故世尊但说缘苦? 答:亦应说此缘余三谛。 而不说者,是有余说。 复次苦谛在初;既说缘苦;应知亦说缘余三谛。 复次彼契经中,但显加行;未显根本。 谓加行时,缘五取蕴,起厌行相。 至根本时,缘四圣谛。 集异门论、作如是说:云何苦迟通行? 谓静虑所不摄钝信等五根。 云何苦速通行? 谓静虑所不摄利信等五根。 云何乐迟通行? 谓静虑所摄钝信等五根。 云何乐速通行? 谓静虑所摄利信等五根。 问:此四通行、五蕴四蕴以为自性;何故彼论唯说利钝信等五根? 答:依胜说故。 谓于五蕴四蕴行中,五根最胜。 复次信等五根、于所作事,方便善巧,能速成办,胜于余蕴;故偏说之。 如彼卷十二页至九十四卷七页广说。 发布时间:2025-05-21 00:52: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