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无记根 内容: 【四无记根】 p0438杂集论九卷五页云:杂染者:谓四无记根。 一、爱,二、见,三、慢,四、无明。 由此四惑,染污其心;于诸染污静虑定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覆无记烦恼随烦恼,生长不绝。 所以者何? 由有爱故;味上静虑杂染所染。 贪味净定轻安乐故。 由有见故;见上静虑杂染所染。 依止静虑,发起计度先际等见故。 由有慢故;慢上静虑杂染所染。 依证胜定,起高慢故。 由无明故;疑上静虑杂染所染。 求解脱者,由未通达真实道理,于胜品所证,常生疑惑,为解脱耶,不解脱耶。 如是烦恼,恒染其心,令色无色大小二惑,相续流转。 二解俱舍论十九卷十六页云:外方诸师,立此有四。 谓诸无记爱见慢痴。 无记名中,遮善恶故。 何缘此四,立无记根? 以诸愚夫修上定者,不过依托爱见慢三。 此三皆依无明力转。 故立此四,为无记根。 三解入阿毗达磨论八页云:无记根有四种。 谓爱、见、慢、无明。 爱、谓色无色界各五部贪。 见、谓色无色界各十二见,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 慢、谓色无色界各五部慢。 无明、谓色无色界一切无明,及欲界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 此四无记根,是自所许。 修静虑者,有三种异故。 一、爱上静虑者。 二、见上静虑者。 三、慢上静虑者。 此三皆因无明力起。 毗婆沙者,立无记根,唯有三种。 谓无记爱无明慧三。 疑不坚住,慢性高举,非根法故。 于善不善义,俱不记故,名无记。 又不能记爱非爱果故,名无记。 以不能招异熟果故,是无记性;亦能生余无记染法,或诸无记法故;名无记根。 四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六卷十五页云:西方诸师说无记根有四。 谓无记爱、见、慢、无明。 无记爱者:谓色无色界五部爱。 无记见者:谓欲界有身见边执见,及色无色界五见。 无记慢者:谓色无色界五部慢。 无记无明者:谓欲界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及色无色界五部无明。 此中无记贪相应心,由二无记根故,名有根心。 谓无记爱、无明。 无记见慢相应心,亦各由二无记根故,名有根心。 谓即彼、及无明。 所余有覆无记心,由一无记根故,名有根心。 谓无记无明。 又云:问:何故西方诸师、立慢为无记根? 答:彼说力坚强义、是根义。 慢力坚强,故立为根。 谓瑜伽师所以退失百千善品,皆由慢力。 问:何故此国诸师,不立为根耶? 答:此说下义、是根义。 慢令心举,于下不顺,故不立根。 问:何故此国诸师立无覆无记慧为无记根? 答:此说为依因义、是根义。 无覆无记慧,为依因胜,故立为根。 问:何故西方诸师、不立为根。 答:彼说力坚强义、是根义。 无覆无记慧,势力羸劣,故不立根。 问:何故此彼国师、俱不立疑为无记根? 答:俱说定住义、是根义。 疑不定住;二门转故;不立为根。 如是说者,如善不善根、俱有三种,无记根、亦应尔。 又如不善慢、不立不善根,无记慢、亦应尔。 故无记根、唯三者善。 发布时间:2025-05-21 00:52: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