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谛 内容: 【四谛】 p0393如谛施设建立中说。 二解 俱舍论二十二卷一页云:如向所言由见谛故,此所见谛其相云何? 颂曰:谛四先已说,谓苦集灭道。 彼自体亦然,次第随现观。 论曰:谛有四种,名先已说。 于何处说? 谓初品中分别有漏无漏法处。 彼如何说? 谓彼颂言,无漏谓圣道,此说道谛。 择灭谓离系,此说灭谛。 及苦集世间,此说苦集谛。 四谛次第如彼说耶? 不尔。 云何? 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灭、四道。 四谛自体亦有异耶? 不尔。 云何? 如先所辩,为显体同彼,故说亦然声。 四谛何缘如是次第? 随现观位先后而说,谓现观中先所观者便在先说。 若异此者,应先说因,后方说果。 然或有法,说次随生,如念住等。 或复有法,说次随便,如正胜等。 谓此中无决定理趣,起如是欲,先断已生,后遮未生,但随言便。 今说四谛随瑜伽师现观位中先后次第,何缘现观次第必然? 加行位中如是观故。 何缘加行必如是观? 谓若有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为求脱因,此法理应最初观察。 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观苦;苦即苦谛。 次复观苦以谁为因,便观苦因;因即集谛。 次复观苦以谁为灭,便观苦灭;灭即灭谛。 后观苦灭以谁为道,便观灭道;道即道谛。 如见病已,次寻病因,续思病愈后求良药。 契经亦说谛次第喻。 何契经说? 谓良医经。 如彼经言: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 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药。 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 故加行位如是次观,现观位中次第亦尔。 由加行力所引发故。 如已观地,纵马奔驰。 此现观名,为目何义? 应知此目现等觉义。 何缘说此唯是无漏? 对向涅槃正觉境故。 此觉真净故得正名。 应知此中果性取蕴名为苦谛,因性取蕴名为集谛,是能集故。 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虽有殊,非物有异。 灭道二谛,物亦有殊。 何义经中说为圣谛? 是圣者谛,故得圣名。 于非圣者,此岂成妄? 于一切是谛性无颠倒故。 然唯圣者,实见非余。 是故经中但名圣谛,非非圣谛,颠倒见故。 如有颂言:圣者说是乐。 非圣说为苦。 圣者说为苦,非圣说是乐。 三解 法蕴足论五卷四页云:一时薄伽梵住婆罗痆斯仙人论处施鹿林中。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此苦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集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复次苾刍:此苦圣谛,以通慧应遍知;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集圣谛,以通慧应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以通慧应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以通慧应修习;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复次苾刍:此苦圣谛,我通慧已遍知。 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集圣谛,我通慧已永断;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苦灭圣谛,我通慧已作证;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此趣苦灭道圣谛,我通慧已修习。 若于如是未曾闻法,如理思惟,定能发生眼智明觉。 苾刍当知: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未三转十二行相,谓未发生眼智明觉,未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未除颠倒,多住心故,亦未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于如是四圣谛中,若已三转十二行相,谓已发生眼智明觉,便能于此天人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解脱出离,已除颠倒,多住心故,亦已如实能自称言我证无上正等菩提。 四解如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五页至七十九卷十八页广说。 五解品类足论七卷三页云:苦圣谛云何? 谓五取蕴。 集圣谛云何? 谓有漏因。 灭圣谛云何? 谓择灭。 道圣谛云何? 谓学无学法。 发布时间:2025-05-21 00:46:0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