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种着处及四邪行 内容: 【四种着处及四邪行】 p0461瑜伽九十一卷十八页云:复次若有苾刍,依四着处,当知彼行四种邪行。 何等名为四种着处? 谓有苾刍,于内外处,有贪爱故;能感后有。 于现法中,不乐涅槃。 是初着处。 复有苾刍,于先所舍外诸所有父母等事,有所顾恋,系缚其心。 如是名为第二着处。 复如有一,于现法中,希求一切利养恭敬。 于诸所得利养恭敬,耽着不舍。 如是名为第三着处。 复如有一,是有学者,已见谛迹。 有余我慢,少分贪爱,之所随逐;于修弃舍,纵逸而住。 如是名为第四着处。 云何名为四种邪行? 谓彼最初爱乐后有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乐涅槃。 若诸有学,行于纵逸。 由此着处增上力故;乐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 如是名为最初邪行。 又复即前爱乐后有补特伽罗,爱乐后有增上力故;发起邪愿,行于梵行。 如是名为第二邪行。 又复于先所舍外事有所顾恋。 由彼着处增上力故。 能令退舍正所修学。 如是名为第三邪行。 又于现世希求利养及与恭敬。 于诸所得利养恭敬。 耽着不舍补特伽罗。 由此着处增上力故。 毁犯尸罗。 广说乃至。 螺音狗行。 彼由顾恋利养恭敬。 不舍所学。 不见是罪。 公然犯戒。 如是名为第四邪行。 便使如臣。 听闻正法增上所生胜奢摩他之所摄护毗钵舍那。 令其观察彼所生受性是缘生。 缘生性故体是无常。 彼由此故。 便以意地诸过患相俱行作意。 而得离欲。 既离欲已复观等至所依别故。 十种差别。 时分别故。 多百差别。 此中等至所依别故十种别者。 谓有寻有伺。 无寻唯伺。 无寻无伺。 若喜俱行。 若乐俱行。 若舍俱行。 退分。 住分。 若胜进分。 顺决择分。 时分别故多百差别者。 谓即观察如是行相。 依生住灭时分所作差别道理。 当知复有多百差别。 如是了知彼所生受是无常性。 流转差别种种姓已。 略由三相。 复审观彼是无常性。 谓所依故。 现行故。 因故。 所依故者。 谓极乃至第四静虑所有色身。 是受所依。 现行故者。 谓极乃至灭受想定其间想受多分现行。 言因故者。 谓当来世所有受因。 即思求愿。 观察如是乃至有顶所有诸法缘生性故皆是无常。 如是如理审正观察诸离欲地。 是名上品世间律仪。 发布时间:2025-05-21 00:43: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