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不死矫乱论 内容: 【四不死矫乱论】 p0455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七页云:四不死矫乱论者:不死,谓天。 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 有诸外道,求生彼天。 问外道论作如是说:若有能答彼不死天无乱问者;得生彼天。 若不能答彼不死天无乱问者;无得生义。 然无乱有二种。 一、有相有分别。 二、无相无分别。 有真见者,无相无分别。 无所依故。 无真见者,有相有分别。 有所依故。 彼外道辈,于诸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 一、作是念:我不如实知若善若不善及四圣谛。 有余沙门婆罗门等,于如是义,求如实知;彼若问我如是义者;我若决定答彼所问;便为妄语。 由妄语故;我便不得生于彼天。 彼怖妄语故;于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 谓作是说:我于诸天秘密义中,不应皆说或自所证,或清净道。 二、作是念:我不如实知若善若不善及四圣谛。 有余沙门婆罗门等,于如是义,求如实知;彼若问我如是义者;我若拨无彼所问义;便为邪见。 由邪见故;我便不得生于彼天。 彼怖邪见故;于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 余如前说。 三、作是念:我不如实知若善若不善及四圣谛。 有余沙门婆罗门等,于如是义,求如实知;彼若问我如是义者;我若不实印彼所问;彼或诘问,我便不知。 由无知故;我便不得生于彼天。 彼怖无知故;于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 余如前说。 四、作是念:我性昧劣,不能构集矫乱言词。 又作是念:若一向执;非为妙善。 以一向执,非皆称顺诸有情心。 若于他心有所违逆;我便不得生于彼天。 故我应依不相违理,若有问我有后世耶? 应返问言:汝何所欲? 若言欲有;应印彼言:我于彼世,亦许为有。 如是问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或问如是,或不如是;或异,或不异;皆应返问,随彼所欲,我便印之。 又作是念:我性愚痴;若违拒他;彼便别我。 怖愚痴故;于诸不死无乱问中,以言矫乱。 问:如是四种,是何见摄? 答:彼四于天起不死想,皆常见摄。 计答他问,为生天因,是戒禁取。 问:此四宁是前际分别? 答:此四皆于现在事转。 待未来故;立前际名。 或有说者;此四皆缘先所闻教。 谓彼外道,先闻自师所说至教,要由如是答他所问,生不死天。 彼不死天,要由如是答问故得。 故此四种,皆是前际分别见摄。 如是四种前际分别不死矫乱,依怖妄语邪见无知愚钝事起。 发布时间:2025-05-21 00:38: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