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识蕴 内容: 【识蕴】 p1431如五蕴中说。 二解五蕴论六页云:云何识蕴? 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 亦名心意。 由采集故。 意所摄故。 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 何以故? 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 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随转。 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 待所缘缘差别转故。 数数间断,还复转故。 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 又能摄藏我慢相故。 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 能执持身故。 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 前后一类,相续随转。 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 三解广五蕴论十四页云:云何识蕴? 谓于所缘,了别为性。 亦名心。 能采集故。 亦名意。 意所摄故。 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 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 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 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 又能摄藏我慢相故。 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又此亦名阿陀那识。 执持身故。 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 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 前后一类,相续随转。 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 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解俱舍论一卷十二页云:已说受等三蕴处界;当说识蕴,幷立处界。 颂曰: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论曰: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 此复差别,有六识身。 谓眼识身、至意识身。 应知如是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 于界门中,立为七界。 谓眼识界、至意识界。 即此六识,转为意界。 五解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识蕴云何? 谓六识身。 即眼识、乃至意识。 六解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识蕴? 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 诸所有识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识? 谓六识身。 何等为六? 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如是名为诸所有识。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识? 答:若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识。 云何未来识? 答:若识、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识。 云何现在识? 答:若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识。 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识? 答:若识、在此相续,已得不失。 是名内识。 云何外识? 答:若识、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 若他相续。 是名外识。 若麁若细者:云何施设麁识细识? 答:观待施设麁识细识。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有寻有伺识名麁。 若观待有寻有伺识;则无寻唯伺识名细。 若观待无寻无伺识;则无寻唯伺识名麁。 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无寻无伺识名细。 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麁。 若观待欲界识;则色界识名细。 若观待无色界识;则色界识名麁。 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细。 若观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麁。 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细。 如是施设麁识细识。 如是名为若麁若细。 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识胜识? 答:观待施设劣识胜识。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识;则不善识名劣。 若观待不善识;则有覆无记识名胜。 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覆无记识名劣。 若观待有覆无记识;则无覆无记识名胜。 若观待有漏善识;则无覆无记识名劣。 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漏善识名胜。 若观待无漏善识;则有漏善识名劣。 若观待有漏善识;则无漏善识名胜。 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劣。 若观待欲界识;则色界识名胜。 若观待无色界识;则色界识名劣。 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胜。 若观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劣。 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胜。 如是施设劣识胜识,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识? 答:过去未来识。 云何近识? 答:现在识。 复次云何远识? 答:若识过去,非无间灭;若识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识。 云何近识? 答:若识过去,无间已灭;若识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识。 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识蕴者:云何说名识蕴? 答:于此识蕴,显识显蕴显身显聚。 是故名为说名识蕴。 发布时间:2025-05-21 00:25: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