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增上缘 内容: 【增上缘】 p1313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增上缘? 谓眼等处,为眼识等俱生增上缘。 若作意于所缘境,为诸识引发增上缘。 若诸心心所,展转互为俱生增上缘。 若净不净业,与后爱非爱果,及异熟果,为先所作增上缘。 若田粪水等,与诸苗稼,为成办增上缘。 若彼彼工巧智,与彼彼世间工巧业,为工业增上缘。 二解 如四缘中说。 三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增上缘者:谓五识等,以眼等各别所依,为增上缘,及以能生作意等,为增上缘。 意识身等,以四大种身,及能生作意等,为增上缘。 又先所造业,望所生爱非爱果,当知亦是增上缘。 如是资粮、望道,道、望得涅槃,当知亦是增上缘摄。 四解 成唯识论七卷二十页云:四、增上缘。 谓若有法,有胜势用,能于余法,或顺或违。 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 为显诸缘差别相故。 此顺违用,于四处转。 生住成得四事别故。 然增上用,随事虽多;而胜显者,唯二十二。 应知即是二十二根。 前五色根,以本识等所变眼等净色为性。 男女二根,身根所摄故;即以彼少分为性。 命根,但依本识亲种分位假立;非别有性。 意根,总以八识为性。 五受根,如应各自受为性。 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为自性。 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 一、根本位。 谓在见道。 除后剎那。 无所未知可当知故。 二、加行位。 谓暖顶忍世第一法。 近能引发根本位故。 三、资粮位。 谓从为得谛现观等,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 能远资生根本位故。 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 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懮根。 非正善根,故多不说。 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 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 彼皆菩萨此根摄故,菩萨见道,亦有此根。 但说地前。 以时促故。 始从见道最后剎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 未离欲者,于上解脱,求证愁戚,亦有懮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 诸无学位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 有顶虽是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 二十二根自性如是。 诸余门义,如论应知。 五解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增上缘者:谓任持增上故,引发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产生增上故,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间清净离欲增上故,出世清净离欲增上故;是增上缘义。 任持增上者:谓风轮等,于水轮等。 器世间,于有情世间。 大种、于所造。 诸根、于诸识。 如是等。 引发增上者:谓一切有情共业,于器世间。 故有漏业,于异熟果。 如是等。 俱有增上者:谓心、于心所。 作意、于心。 触、于受。 如是等。 此后增上,依二十二根建立。 境界增上者:谓眼耳鼻舌身意根。 由此增上力,色等生故。 产生增上者:谓男女根。 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 住持增上者:谓命根。 由此增上力,众同分得住故。 受用果增上者:谓苦乐懮喜舍根。 依此能受爱非爱异熟故。 世间清净离欲增上者:谓信勤念定慧根。 由此制伏诸烦恼故。 出世清净离欲增上者:谓所建立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由此永害诸随眠故。 发布时间:2025-05-21 00:24:2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