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随烦恼 内容: 【随烦恼】 p1365瑜伽八卷六页云:倒染心故,名随烦恼。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页云:复次随烦恼依处,当知略有九种。 一、展转共住,二、展转相举,三、利养,四、邪命,五、不敬尊师,六、不忍,七、毁增上戒,八、毁增上心,九、毁增上慧。 复次随烦恼自性云何? 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 如本地分,已广宣说。 如是等类,名随烦恼自性。 此中初二,依初依处而生。 第三、第四、依第二。 第五、第六、依第三。 第七、第八、依第四。 第九、依第五。 第十、依第六。 十一、十二、依第七。 所余十二,依后二依处而生。 当知此中毁增上心。 毁增上慧,由三门转。 一、由毁止相门,二、由毁举相门,三、由毁舍相门。 惛沈、睡眠、由初依处生。 掉举、恶作、由第二依处生。 不信、乃至寻伺,由第三依处生。 复次随眠恼云何展转相应? 当知无惭、无愧、与一切不善相应。 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与一切染污心相应。 睡眠、恶作、与一切善不善无记相应。 所余、当知互不相应。 复次随烦恼,几世俗有? 几实物有? 谓忿、恨、恼、嫉、害、是瞋分故;皆世俗有。 悭、憍、掉举、是贪分故;皆世俗有。 覆、诳、谄、惛沉、睡眠、恶作、是痴分故;皆世俗有。 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 放逸、是假有。 如前说。 忘念、散乱、恶慧、是痴分故;一切皆是世俗有。 寻伺二种,是发语言心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 复次随烦恼云何成软中上品? 当知如本烦恼说。 如是随烦恼,若事、若差别、若过失、若所治,随其所应,皆如烦恼应知。 三解 瑜伽五十八卷六页云:若有随顺如是烦恼,烦恼俱行,烦恼品类,名随烦恼。 四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又从烦恼生故,亲近烦恼故,随恼乱心,故名随烦恼。 除七随眠,所余一切染污心法,皆随烦恼。 五解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复次随烦恼者: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广说诸杂秽事。 当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贪,名贪不善根。 瞋、痴、亦尔。 六解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已说根本六烦恼相。 诸随烦恼,其相云何? 颂曰: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幷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论曰: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如彼卷十四页至二十二页广说。 七解 杂集论七卷一页云: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 有随烦恼,非烦恼。 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所。 此复云何? 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所。 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 由此随烦恼。 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 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 八解 俱舍论二十一卷四页云:随烦恼云何? 颂曰:随烦恼此余,染心所行蕴。 论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 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 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 非根本故。 九解 品类足论一卷五页云:随烦恼云何? 谓诸随眠亦名随烦恼。 有随烦恼不名随眠。 谓除随眠,诸余染污行蕴心所。 十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四页云:随烦恼者:即诸烦恼,亦名随烦恼。 复有随烦恼。 谓余一切行蕴所摄染污心所。 与诸烦恼同蕴摄故。 此复云何? 谓诳、憍、害、恼、恨、谄、等,有无量种。 如圣教说。 诳、谓惑他。 憍、谓染着自身所有色力族姓净戒多闻巧辩等已;令心傲逸,无所顾性。 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 恼、谓坚执诸有罪事。 由此不受如理谏诲。 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 谄、谓心曲。 如是六种,从烦恼生,秽污相粗,名烦恼垢。 于此六种烦恼垢中,诳憍二种。 是贪等流。 贪种类故。 害恨二种,是瞋等流。 瞋种类故。 恼垢、即是见取等流。 执己见胜者,恼乱自他故。 谄垢即是诸见等流。 诸见增者,多谄曲故。 如说谄曲谓诸恶见。 此垢及缠,幷余染污行蕴所摄诸心所法,从烦恼生,故皆名随烦恼。 发布时间:2025-05-21 00:19:3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