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识非识住 内容: 【识非识住】 p1434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 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 所以者何? 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亦不独为烦恼因缘、如色受等。 所以者何? 以必无有独于识性而起染爱、如于色等。 是故唯识不立识住。 二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五页云;问:何故识非识住? 答:为识故立识住。 如为王故立王座。 如王座,王床、王路、亦尔。 如王非路,路非王,是王所行,故名王路。 如是识非识住,识住非识,是识所止,故名识住。 是故识非识住。 有说:若法、识所乘御,如像马船,人所乘御;彼法立识住。 非识乘御于识,故识非识住。 复次若法、与识俱生俱灭,于识有用,立为识住。 识于识不尔。 有说:识住法尔与识俱在现在、是识所住。 非识与识,得有此事。 问:自识他识,俱在现在;何不展转立识住耶? 答:自识于自识,非识住故。 于他识亦非。 无异相故。 复次于自识亲,尚非识住;况于疏远。 有说:若法与识,三和合生,互有作用;立为识住。 非识与识三和合生互有作用,故非识住。 由自分识,于中住故;自分诸蕴,得识住名。 谓欲界蕴、欲界识所住。 色界蕴、色界识所住。 无色界蕴,无色界识所住。 初静虑蕴,初静虑识所住。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蕴,非想非非想识所住。 发布时间:2025-05-21 00:08:2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