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加行 内容: 【正加行】 p0501瑜伽二十卷二十页云:又正加行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第三方便。 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正加行。 此中义者,谓尸罗净所有作意,名正加行作意思惟。 彼自思惟尸罗清净,故无悔恼。 无悔恼故;便生欢喜。 广说乃至心入正定。 是故宣说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心住方便。 二解瑜伽三十一卷十页云:云何名正加行? 谓于所缘,数起胜解,数正除遣;是名正加行。 如有勤修不净观者,数正除遣于诸不净,作意思惟诸不净相。 由随相行毗钵舍那而起作意,于所缘境,数数除遣,数数现前。 其正除遣,复有五种。 一、内摄其心故。 二、不念作意故。 三、于余作意故。 四、对治作意故。 五、无相界作意故。 当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毗钵舍那而为上首故;名内摄其心。 由于最初、背一切相,无乱安住故;名不念作意。 由缘余定地境,思惟余定地故;名于余作意。 由思惟不净,对治于净;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对治寻思;思惟虚空界,对治诸色故;名对治作意。 由于一切相,不作意思惟;于无相界,作意思惟故;名无相界作意。 虽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总有五种;然此义中,正意唯取内摄其心不念作意。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最初全不于所缘境,系缚其心;或于不净,或复余处。 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无散乱,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转无动,无所希望,离诸作用,于内适悦。 如是精勤于所生起一切外相,无所思惟,不念作意。 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 彼于其中,修习瑜伽,摄受适悦。 复行有相有分别不净等境。 云何而行? 谓由随相行,随寻思行,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向精勤修习毗钵舍那。 还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 由是因缘,彼于尔时,于所缘境。 不舍不取。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 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 即由如是内摄其心,除遣所缘。 又于其中不取观相故;于缘无乱。 取止行故;而复缘于所知事相。 若于所缘,唯数胜解,不数除遣;即不令彼所有胜解,后后明净,究竟而转。 不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由数胜解,数除遣故;后后胜解,展转明净,究竟而转;亦能往趣乃至现观所知境事。 譬如世间画师弟子,初习画业,先从师所,受所学样。 谛观谛观,作彼形相。 作已作已;寻即除毁。 既除毁已;寻复更作。 如如除毁,数数更作。 如是如是,后后形相,转明转净,究竟显现。 如是正学,经历多时,世共推许为大画师,或堕师数。 若不数除所作形相;即于其上,数数重画;便于形相,永无明净究竟显期。 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若于此境起胜解已;定于此境复正除遣。 非于此境正除遣已;定于此境复起胜解。 于狭小境起胜解已;即于狭小而正除遣。 广大、无量、当知亦尔。 于狭小境正除遣已;或于狭小复起胜解,或于广大复起胜解,或于无量复起胜解。 于其广大及于无量,当知亦尔。 若诸色法,所有相貌,影像显现;当知是麁,变化相似。 诸无色法,假名为先,如所领受增上力故;影像显现。 如是一切,名正加行。 发布时间:2025-05-21 00:04: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