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差别 内容: 【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差别】 p0517此声闻所有世俗。 瑜伽六十九卷十五页云:谓世俗智、初异生位,起如先说五染污见及与贪等相应邪智。 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 为欲生起彼对治故;复起世间信所摄受无颠倒见。 是善有漏世俗智摄。 以此正见为依止故;次起闻思所成妙慧。 于诸念住,勤修观行。 亦善有漏世俗智摄。 以此为依,次于顺决择分方便道中,由修所成慧,于诸念住,勤修观行。 亦善有漏世俗智摄。 以此为依,次起见道方便顺决择分俱行修所成慧。 于诸念住,勤修观行。 亦善有漏世俗智摄。 以此为依,次起世第一法见道无间道所摄正见。 亦善有漏世俗智摄。 如是名为初异生地诸世俗智,生起次第。 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 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 亦名为修。 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 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 昔来于彼,曾未解脱。 由此生故;是诸圣者,于见所断烦恼断中,能正分别。 谓那落迦、我已永尽;乃至不复堕诸恶趣。 又能了知我今已证得预流果。 又能了知我今已断如是如是所有烦恼。 又随所欲、应可为他所记别者,当为建立。 又审观察而记别之。 又能于诸圣谛现观,以无倒慧,而正建立。 复于此上,随其所应,未离欲处,以世间道,渐次修习,能离彼欲;乃至能于无所有处,离欲作证。 此诸圣者,以出世间智后所得诸世俗智,离诸欲时,当知同彼非圣道者所作离欲,但能损伏烦恼种子;非谓永断。 此世俗智、是出世间智后所得。 应言此智、亦是世间,亦出世间。 不应一向名为世间。 又修此智、略有四道。 一、方便道。 二、无间道。 三、解脱道。 四、胜进道。 于一切地修道所断耎中上等九品烦恼,随其品数,各各差别,能随顺断。 是名初道。 能无间断,是第二道。 无间断已;是第三道。 次后于断,是第四道。 此胜进道,复有二种。 或有无间为断余品修方便道。 此于前品,名胜进道;于后所断,名方便道。 或有无间不修方便,但于前品、生知足想,不求胜进;或住放逸;或于已断、以观察智而更观察;或有但以伺察作意而伺察之。 当知此道、唯名胜进。 除未至定,所余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无出世智。 何以故? 由未至地、是初定心。 初静虑上所有定心,皆先有定。 故圣弟子、从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不依近分。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何以故? 彼处作意,与出世间圣智作意,不同分故。 但作非想非非想行。 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 始从学地、乃至于此诸世俗智,当知皆名中际俗智。 于阿罗汉身中所有一切清净无漏解脱一切结缚烦恼尽智无生智、及余一切神通等功德所摄诸世俗智,皆是后际世俗智摄。 发布时间:2025-05-21 00:03: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