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犯根本罪舍出家戒 内容: 【犯根本罪舍出家戒】 p0522俱舍论十五卷六页云:有余部说:于四极重感堕罪中,若随犯一,亦舍勤策苾刍律仪。 有余部言:由正法灭,亦能令舍别解律仪。 以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 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犯根本罪时,不舍出家戒。 所以然者? 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 非犯余罪,有断尸罗。 然有二名。 谓持犯戒。 如有财者,负他债时,名为富人,及负债者。 若于所犯,发露悔除;名具尸罗,不名犯戒。 如还债已,但名富人。 若尔;何缘薄伽梵说犯四重者,不名苾刍,不名沙门,非释迦子,破苾刍体,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 依胜义苾刍,密意作是说。 此言凶勃。 凶勃者何? 谓于世尊了义所说,以别义释,令成不了。 与多烦恼者,为犯重罪缘。 宁知此言是了义说? 中律自释,有四苾刍。 一、名想苾刍。 二、自称苾刍。 三、乞丐苾刍。 四、破惑苾刍。 此义中言非苾刍者,谓非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刍。 非此苾刍,先是胜义,后由犯重,成非苾刍。 故知此言是了义说。 然彼所说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者,彼言便是征诘大师。 大师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罗树,若被断头;必不复能生长广大。 诸苾刍等,犯重亦然。 大师此中喻显何义? 意显于戒,随犯一边根本重罪,令余所受,必不复能生长广大。 谓彼毁犯诸重罪时,违越苾刍根本行故。 与极猛利无惭无愧,共相应故。 行根既断;理应遍舍一切律仪。 又犯重人,世尊不许食僧祇食。 下至一抟践毗诃罗一足跟地摈出一切苾刍事业。 大师依彼,说如是言:应速拔除稻禾稗莠,应速简弃腐朽栋梁,应速簸扬种中糠秕,如是应速驱摈众中实非苾刍称苾刍者。 彼苾刍体,其相如何? 随相是何,体必应有。 以世尊说:准陀当知,有四沙门;更无第五。 所言四者? 一、胜道沙门。 二、示道沙门。 三、命道沙门。 四、污道沙门。 虽有此说;而彼唯有余沙门相,故名沙门。 如被烧材,假鹦鹉[此/束]、涸池、败种、火轮、死人。 若犯重人、非苾刍者;则应无有授学苾刍。 不说犯重人、皆成他胜罪。 但成他胜罪,定说非苾刍。 谓或有人,相续殊胜;虽犯极重戒,而非他胜罪。 由彼无有一念覆心。 法主世尊,制立如是。 若犯他胜;便非苾刍。 何不重令出家受戒? 由彼相续,已为极重无惭愧坏,无力能发出家律仪。 如蕉种故。 非观彼有苾刍律仪,故不重令出家受戒。 所以然者? 设彼后时,谓是苾刍,更舍所学;亦不许彼重出家故。 于此无义,苦救何为。 若如是人、犹有苾刍性;应自归礼。 如是类苾刍,正法灭时,虽无一切结界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仪,无新得理,而先得者,无有舍义。 发布时间:2025-05-21 00:02: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