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内容: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p1459瑜伽七十五卷一页云: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心,应善观察。 何等为六? 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三、有覆蔽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行心,六、障随行心。 若诸菩萨、于善法中所有轻心,无胜解心,及陵蔑心,名轻懱心。 若有懒堕憍醉放逸所缠绕心,名懈怠俱行心。 若贪欲等、随有一盖或诸烦恼及随烦恼所缠绕心,名有覆蔽心。 若住勇猛增上精进;身疲心倦,映蔽其心;名勤劳倦心。 若有诸病,损恼其心;无有力能,不堪修行;名病随行心。 若有喜乐谈论等障,随逐其心;名障随行心。 菩萨于此六种心中,应正观察;我于如是六种心中,为有随一现前行耶? 为无有耶? 于前三心,菩萨一向不应生起。 设已生起;不应忍受。 若有忍受而不弃舍;遍于一切,皆名有罪。 勤劳倦心现在前时,由此心故,舍善方便。 若为暂息身心疲恼,当于善法多修习者;当知无罪。 若于一切毕竟舍离;谓我何用精勤修习如是善法,令我现在安住此苦。 若如是者;当知有罪。 病随行心现在前时,菩萨于此,无有自在;不随所欲,修善加行。 离复忍受;而无有罪。 障随行心现在前时,若不随欲,堕在其中;或观此中,有大义利;虽复忍受,而无有罪。 若随所欲,故入其中,或观是中,无有义利,或少义利,而故忍受;当知有罪。 如是六心,前三生已而忍受者;一向有罪。 病随行心,虽复忍受;一向无罪。 余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罪,或是无罪。 发布时间:2025-05-20 23:56: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