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化 内容: 三种教化。 (一)梵语 trīninirmānāni。 就众生利益之所依,分业化、随化、上化。 (一)业化(梵 karma-nirmāna),以工巧业处而化自在。 (二)随化(梵 upapatti-nirmāna),随他之所欲而化自在。 (三)上化(梵 uttama-nirmāna),住兜率天等之胜上而化之。 [大乘庄严经论卷二] (二)就身语意三业,分身化、语化、意化,与“三示现”、“三轮”同义。 (一)身化,依神境通,变化胜异之境,引所化之众生发心。 又分现神通化、现受生化、现业果化三种。 (二)语化,又作口化。 依他心通,演说教法,引所化之众生发心。 又分庆慰语化、方便语化、辩扬语化三种。 (三)意化,依漏尽通,鉴察众生根机意乐,随宜说法,引所化之众生发心。 又分决择意化、造作意化、发起意化、受领意化四种。 声闻、菩萨及佛之变化身皆具三化之德,唯为显佛三化之殊胜,而称之为威力。 又他受用身所化之生类虽无恶见等,然当彼之所化入上位时,亦示现三化。 [佛地经论卷六、成唯识论卷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参阅“三轮”679) p531 发布时间:2025-05-20 23:46: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