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火 内容: (一)指贪、瞋、痴。 又作三毒、三垢。 即:(一)贪(梵 rāga)火,渴取一切顺境。 (二)瞋(梵 dvesa)火,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 (三)痴(梵 moha)火,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大一一·五四二下)有“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之句。 凡人之烦恼,以贪欲、瞋恚、愚痴荼毒人最剧,故又称三毒。 其微细难察,残害身心,常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 此三者能害众生,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二)印度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大型祭祀中必置之供奉物。 即(一)家主火(梵 Garhapatyagni),为调理供养诸神及婆罗门供物所设之火,火炉为圆形。 (二)供养火(梵 āhavanīyāgni),位于家主火之西方,烧供物奉献诸神,火炉为方形。 (三)祖先祭火(梵 Anvāharyapacana),供物奉献祖先,火炉为半月形;位于家主火之南,故又称南火(梵 Daksināgni)。 p536 发布时间:2025-05-20 23:45: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