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解脱门 内容: 梵语 trīni vimoksa-mukhāni。 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 略称三解脱、三脱门、三门。 即:(一)空门(梵 ? ūnyatā),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二)无相门(梵 animitta),又称无想门。 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 (三)无愿门(梵 apranihita),又作无作门、无欲门。 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三解脱门乃依无漏之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而入,此三昧犹如门户之能入解脱,故称三解脱门。 然三昧通有漏、无漏,三解脱门唯通无漏。 以其具有净及无漏等世、出世间之特别法,故为涅槃之入门。 又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谓,三解脱门系依三自性而建立,即由遍计所执之自性而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之自性而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之自性而立无相解脱门。 [俱舍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十地经论卷八、大乘义章卷二、摩诃止观卷七上](参阅“三三昧”521) p644 发布时间:2025-05-20 23:36: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