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种菩提心 内容: 又作三菩提心。 (一)菩提心论载,菩提心之行相有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之别,称为三种菩提心。 (一)行愿菩提心,即大悲心。 行,指四弘六度之一切万行;愿,即愿波罗蜜。 外道二乘不起此心,唯菩萨大士能发。 即菩萨当利益无余之有情界,愿彼得安乐,观十方含识犹如己身,又于大悲门中拯救,随众生之愿给付,乃至不惜身命。 (二)胜义菩提心,又作深般若心。 菩萨了知一切法无自性,亦即观胜义空佛性,以求菩提之心。 就十住心而论,初厌弃异生羝羊等世间之妄心,次弃舍唯蕴无我等二乘之心,又舍遣他缘大胜等渐修之法门,如是依如来之教敕,先以最上之智慧对望十心胜劣而空九种信心;其次以深般若之妙慧,亦空众生之妄想、诸佛之说法,直观缘生之诸法无自性而空九种住心。 超此诸住心等,发菩提心,行菩提行,即是胜义菩提心。 (三)三摩地菩提心,即与三密相应之五部秘观。 凡一切众生虽本共具大毗卢遮那四种法身及四种曼荼罗,然以五障、三毒蔽覆之故,不得觉悟;若于心中观日月轮,诵声字之真言,发三密之加持,挥四智之妙用,则大日之光明朗廓而周遍法界,五部三部之尊森罗圆现,住此三昧,一切不可思议之德用皆具足于心身,觉知即身为大日之体,是为三摩地菩提心。 [菩提心论勘文卷上、教时问答卷三、卷四、大日经疏住心钞卷六](参阅“菩提心”5200) (二)大乘起信论所举之三种菩提心,即:(一)直心,心常质直,离诸谄曲。 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 (二)深心,于正法心生深信,复乐修一切善行。 (三)大悲心,悲愍一切受苦众生,常思救护,令其安乐。 p659 发布时间:2025-05-20 23:34: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