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种灭 内容: (一)三种有为、无为之灭。 即择灭、非择灭、无常灭。 据发智论卷二载:(一)诸灭是离系,称为择灭。 (二)诸灭非离系,称为非择灭,以上属无为法。 (三)诸行散坏破没亡退,称为无常灭,属有为法。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参阅“非择灭无为”3714、“择灭”6225) (二)三种有为法之散坏破灭。 即念念灭、相违灭、无余灭。 据四谛论卷三载:(一)随一切有为法之刹那而落谢,称为念念灭。 (二)刹那相续之破灭,其性前后相乖,称为相违灭。 (三)如灯火之熄灭,灭后无余,称为无余灭。 此与顺中论卷下所载念念坏灭无常、和合离散无常、毕竟如是无常等三种无常同义。 (三)断除烦恼之道有三种,即:(一)未有灭,谓烦恼尚未生起而不令生起。 (二)伏离灭,谓烦恼既已生起,由于世、出世之道现时不起。 (三)永离灭,谓烦恼已伏住不起,远离灭因,永灭无余,故未来决不再生起。 [四谛论卷三] (四)指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所列举之三种灭谛,此系法相宗所说。 法相宗谓苦、集、灭、道四谛中之灭谛,因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真如等三性,而设三灭谛之说,即:(一)自性灭,指遍计所执性。 灭,乃不生之义。 盖以自性不生,假名为灭。 (二)二取灭,指依他起性。 二取,系指能取、所取;灭,择灭之义。 盖以能取、所取之相本即不生,故称二取灭。 (三)本性灭,指真如。 盖真如之体本来寂灭,故称本性灭。 [辩中边论卷中、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六末、成唯识论同学钞卷八十五] p661 发布时间:2025-05-20 23:34:4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