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轮 内容: (一)构成器世界之风、水、金等三种轮围。 (一)风轮(梵 vāyu-mandala),又作风界。 器世界成立之初,由有情之共业力,依止虚空,而生于最下。 (二)水轮(梵 jala-mandala),又作水界。 以有情之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于风轮之上,积水而成。 (三)金轮(梵 kācana-mandala),又作金性地轮、地轮、地界。 由有情之业力,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 以上三轮可谓佛教之宇宙开辟论,除构成器世界之三轮外,于金轮之上复有现实世界之形成。 [长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十七、起世经卷一、大楼炭经卷一、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参阅“大地四轮”778、“须弥山”5364) (二)以转轮圣王之轮宝比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胜用。 (一)神变轮,又作神通轮、身轮。 乃显现神通,变化胜异之境,而今众生发心入信之神通轮。 (二)教诫论,又作说法轮、口轮。 即演说教法,令众生反邪入正而发心入信。 (三)记心轮,又作忆念轮、意轮。 佛说法时,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 以上三轮,意义等同三示现、三种示导。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三十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参阅“三种示导”650) (三)世间充满无常、不净、苦,三者如轮,回转无限,无始无终,故喻之如轮,称为无常轮、不净轮、苦轮。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往生要集卷一上] (四)全称三转法轮。 系三论宗吉藏三分释尊教说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等三者。 (参阅“三转法轮”694) (五)全称三法轮。 指佛之说法有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轮等三种意义。 (参阅“三法轮”573) (六)指布施时之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 行布施时,若住于空观,亦即心不执著于施者(能施)、受者(所施)与施物三者,则称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三事皆空。 此说以般若经为主。 (参阅“三轮相”680) (七)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从果向因之次第,可依顺序,将大日如来教化利济众生之次第分为三种,即自性轮身、正法轮身、教令轮身。 (参阅“三轮身”680) p679 发布时间:2025-05-20 23:33: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