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品般若经 内容: 梵名 Pacavij? ati-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四十卷),九十品。 又称二万五千颂般若。 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所译。 又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 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系大乘佛教初期说般若空观之经典。 据龙树之大智度论载,本经前六十六品为般若道,后二十四品为方便道。 据吉藏之大品经义略序载,全书九十品中,前六品系佛对舍利弗等上根之人所说,第七品至四十四品为佛命须菩提对中根之人所说,第四十五品至九十品为佛对下根之诸天、人所说。 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如下三种:(一)光赞般若波罗蜜经,西晋竺法护译,凡十卷,二十七品。 (二)放光般若波罗蜜经,西晋无罗叉译,凡二十卷(或三十卷),九十品。 (三)大般若经第二会,唐代玄奘译,凡七十八卷,八十五品。 此外亦有藏译本(共分七十六品)。 至于梵本(共分八品)则由杜持(N. Dutt)出版(1934年),惟非全本。 本经之注释书极多,较重要者有龙树之大智度论一百卷、嘉祥大师吉藏之大品经义疏十卷与大品经游意一卷、真谛之大品般若经玄文四卷。 [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八、开元释教录卷四、佛教圣典概说] p803 发布时间:2025-05-20 23:29:5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