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海十相 内容: 指大海所具有之十种德相;旧华严经卷二十七即以此十种德相比喻十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即:(一)次第渐深,比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渐次而进,能成就大愿。 (二)不受死尸,比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 (三)余水入失本名,比喻发光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皆获平等功德,舍离一切假名。 (四)普同一味,比喻焰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差别功德,与佛如来同一体相。 (五)无量珍宝,比喻难胜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广大无量方便,利益众生。 (六)无能至底,比喻现前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甚深功德,利益众生。 (七)广大无量,比喻远行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量功德,以广大觉慧,观察诸法,无有穷尽。 (八)大身所居,大身即鲲鲸之类,比喻不动地菩萨,修无功用行,入佛智海,获住一切功德,以无量身,现广大庄严。 (九)潮不过限,比喻善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利于世间,随机授法。 (十)普受大雨,比喻法云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受如来大法云雨,而无厌足。 又旧华严经卷四十六记载,海云比丘观大海十相,除观上述(一)(五)(六)(七)(八)等五相外,并观“水量无限、水色有种种不可思议、一切生物住其中、为大云所覆、无增减”等五相,合为十相。 此外,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举出大海有八不思议,即除去上述十相中之(三)与(七),所余之八种。 海八德经亦称巨海有八美德,以喻僧伽之德,称为大海八德。 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亦举出大海之八未曾有法,其内容亦与上述所举大致相同。 [南本涅槃经卷三十、新华严经卷三十九、华严经疏卷四十四、大般涅槃集解卷六十二] p836 发布时间:2025-05-20 23:27: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