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亡名 内容: (一)北魏僧。 生卒年不详。 从学于洛阳道辩法师。 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兼富文藻,以负才傲俗,其师道辩闻而杖之。 其后,亡名迁徙于黄龙,对师非但毫无恨意,且晨夕遥礼不辍。 [续高僧传卷六] (二)北周僧。 生卒年不详。 南郡(湖北)人,俗姓宗(或谓姓宋)。 出身望族,年少即事佛而远绝妻室,富于才华。 初事梁元帝(552~554 在位),于梁亡之后出家,投于四川兑禅师门下。 北周武帝(561~577 在位)敕为“夏州三藏”。 著有息心铭、至道论、淳德论、遣执论、去是非论、修空论等,及文集十卷。 [续高僧传卷七] (三)唐代僧。 生卒年不详。 住于汾州(山西汾阳)大乘寺,立志舍身。 贞观(627~649)末年,先断绝谷食,至期,由道俗众等送至西山,放身悬崖下,坐地入寂。 (四)唐代僧。 生卒年不详。 住汉州(四川广汉)开化寺。 行持精进,屡见灵瑞应现,乃发誓舍身。 一夕见菩萨乘五色云而下,寺内地屋皆变琉璃色,众皆叹赏。 [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五)唐代僧。 生卒年不详。 邓州(河南邓县)人。 日食雉鸠两只,食毕盥漱时,双鸠复从口出,飞行自在,人人称奇。 由是因缘,世称南阳雉鸠和尚。 [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六)唐代僧。 生卒年不详。 住褒城西之中梁山寺,奇行异迹甚多。 以纲纪处理僧务,人称兴元上座。 德高望重,远近归信。 贞观年中示寂,世寿约八、九十岁。 [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p728 发布时间:2025-05-20 23:18: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