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人八念 内容: 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载,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 即:(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又作少欲觉、无欲觉。 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所以得道。 (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又作知足觉。 谓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当知足。 (三)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又作乐寂静觉、隐处觉、远离觉。 谓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 (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 又作不疲倦觉、精进觉。 谓比丘修道,当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不舍方便。 (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又作正念觉、正忆觉、不忘念觉、守正念觉、制心觉。 谓比丘修道,当观察身心内外诸法悉皆空寂,无有邪念。 (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又作定意觉、定心觉、正定觉。 谓比丘修道,当远离诸恶,凝心禅定,无有散乱。 (七)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又作智慧觉、正慧觉。 谓比丘修道,当观察世间兴衰之法,而得智慧明达,悉除惑业,尽生死苦。 (八)道从不戏乐,非戏行得。 又作无戏论觉、不戏论觉。 谓比丘修道,当常寂静,远离嬉戏之乐、游观之行,安住无为之理,正意而解。 此大人八念与八大人觉经所说觉悟世间无常等八觉,名稍异而意义略同,第一觉无常即今之第六,第二觉多欲苦即今之第一,第三觉知厌足即今之第二,第四觉知懈怠即今之第四,第五觉知愚痴即今之第七,第六觉知贫苦即今之第五,第七觉知五欲过即今之第三,第八觉生死炽然即今之第八。 [阿那律八念经、遗教经论记卷中、八大人觉经略解](参阅“八大人觉”270) p750 发布时间:2025-05-20 23:17: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