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食界 内容: 三种结界之一。 特为烹煮或贮藏食物所划定之界区。 此界区须与比丘住处隔离,以避免比丘违犯“宿煮”之罪。 宿煮,谓比丘于居处煮食;本为戒律所禁。 盖修行之人以远离各种贪欲为要务,其中对治食欲之贪着亦为佛制戒律之基本戒条,而谓修行人应以乞食为济命疗饥之法,不应另于伽蓝中蓄食烹煮。 后有病比丘,患吐下之疾,遂使舍卫城中人代为煮粥,后因城门晚开,该比丘未及得粥便死。 世尊为慈愍方便之故,遂特为制此摄食界,谓可结某一特定范围为净界(或净厨),比丘于其界内贮藏、烹煮食物,即可免“宿煮”之过。 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载,世尊曾为比丘说四种净地,即:(一)檀越净,檀越(在家信徒)为僧作伽蓝,而尚未施与僧者。 (二)院相不周净,若僧住处半有篱障,或都无篱障,或有墙垣、堑、栅等,皆可为净地。 (三)处分净,檀越作伽蓝时,曾云“某处为僧作净处”之地。 (四)僧在一定界区依“白二羯磨”作结界之地。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二之一(大四○·二○二下):“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二下、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二、释氏要览卷下](参阅“结界”5181) p6848 发布时间:2025-05-20 22:51:4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