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赞歌 内容: 赞美佛菩萨及祖师等功德伟业之韵文章句。 又作赞、赞颂。 有关之梵语有 stava, stotra, stuti, sajgīti 等。 其内容除赞叹外,亦或含有譬喻、故事性质者。 印度自古即有赞歌,如出于富兰那(梵 Purāna)文学等有关毗湿奴(梵 Visnu)、湿婆(梵 ? iva)等之赞歌,其旨趣与佛教雷同。 对佛陀之赞歌最早见于大事(梵 Mahāvastu),诸经中以偈颂赞叹佛德者亦不少。 赞歌成为独立之典籍者,在巴利文经典有长老偈、长老尼偈等。 见于汉译之梵文经典,有马鸣所作之佛所行赞、揵椎梵赞,及佛三身赞、普贤菩萨行愿赞、七佛赞呗伽陀、赞扬多罗菩萨一百八名赞等。 见于西藏大藏经之礼赞部者,则有龙树所作之法界赞(梵 Dharmadhātustava)、无譬赞(梵 Nirupamastava)、超世间赞(梵 Lokātītastava),及无著所作之法身位功德赞、萨迦斯利巴得拉所作之如来名歌贤劫庄严鬘等。 另有推断亦为马鸣所作之金刚针论(梵 Vajrasūcī);及继马鸣后之赞佛诗人摩咥里制吒(梵 Mātrceta)之作品,如一百五十赞佛颂(梵 ? atapacā? atkastotra)、四百赞(梵 Catuh? ataka)。 七世纪时,戒日王亦有赞佛作品,如龙王之喜(梵 Nāgānanda)、宝行王正论(梵 Ratnāvalī)、清容妇人(梵 Priyadar? ikā)、八大灵塔梵赞(梵 Astamahā? rīcaityastotra)。 十一世纪时,迦湿弥罗诗人克雪曼德拉(梵 Ksemendra)虽为毗湿奴派诗人,然亦倾慕佛教,著有譬喻集(梵 Avadāna-kalpalatā)赞叹佛德。 我国佛教之赞歌,始自东晋支道林作释迦文佛像赞、阿弥陀佛像赞、诸菩萨像赞。 此后有北魏昙鸾之赞阿弥陀佛偈、唐代善导之往生礼赞、唐代玄觉之永嘉证道歌,与宋代惟白之文殊指南图赞、宋代仁岳之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等。 又敦煌出土者,有净土礼赞、大乘净土赞、道安法师念佛赞、摩尼教下部赞等,种类甚多。 于日本,和赞为一种独特之形式,广行于民间。 [梁高僧传卷十三、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广弘明集卷十五] p6975 发布时间:2025-05-20 22:47: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