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下分结 内容: 梵语 paca-āvarabhāgīya-sajyojanāni。 指顺益下分界之五种结惑。 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 全称五顺下分结。 略称五下结、五下。 即三界中之下分界(欲界)之五种结惑,系缚众生,令其不得超脱其界。 五下分结即:(一)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着之心而无有厌足。 (二)瞋恚,于违情境上生起瞋恨之心而不自已。 (三)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着我见。 (四)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之邪戒。 (五)疑,迷心乖理,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欲界众生由于上述之欲贪与瞋恚二结,遂不得超离欲界,若有能超离者,由有身见等后三结,终亦还下于欲界,故偏立此五种,称为顺下分结。 五顺下分结以三十一事为自性,所谓欲贪与瞋恚各为欲界五部之所断,故有十事;有身见为三界见苦所断,故有三事;戒禁取见为三界各见苦、见道所断,故有六事;疑为三界各四部之所断,故有十二事,总成三十一事。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顺正理论卷五十四、大乘义章卷五末](参阅“五部”1154) p1055 发布时间:2025-05-20 22:38:3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