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善 内容: 梵语 aku? ala,巴利语 akusala。 “善”之对称。 为三性之一,与恶同义。 谓其性不安隐,能违损此世及他世的黑恶之法。 依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十三载,不善有四种:(一)自性不善,指无惭、无愧及贪、瞋、痴三不善根。 有漏法中,此五法自体不善,犹如毒药。 (二)相应不善,指与无惭、无愧、三不善根相应而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 由相应乃成不善之性。 (三)等起不善,指身语业及不相应行法。 等起,谓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与所起同等。 乃由自性不善及相应不善所引起者。 (四)胜义不善,指生死法。 生死中之诸法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即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故称胜义不善。 分别论者则以痴为自性不善,识为相应不善,身语业为等起不善,生死为胜义不善。 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广立十二种不善,即自性、相属、随逐、发起、第一义、生得、方便、现前供养、损害、引摄、所治、障碍不善。 [成唯识论卷五、品类足论卷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卷十五、成实论卷九过患品](参阅“三性”563、“善”4873) p994 发布时间:2025-05-20 22:36: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