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因 内容: (一)以地、水、火、风等四大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其因与果之间具有五种关系:(一)生因(梵 jānana),由四大种能生起诸色法,譬如母之生子。 (二)依因(梵 ni? raya),所造之色法既生,则随逐于大种之后,譬如弟子之依于师。 (三)立因(梵 sthāna),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 (四)持因(梵 upastambha),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继不断绝,譬如食物之持续身命。 (五)养因(梵 upabrjhana),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雨露之长养草木。 此五因于六因之中,为有力之能作因所摄,而不摄于其他同类因等五因;于四缘之中,则为因缘所摄。 [瑜伽师地论卷三、顺正理论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 (二)指有为法成立之五因:(一)生因,即惑业烦恼,众生依惑业乃生此身,故称之。 (二)和合因,例如善与善心和合,不善与不善心和合,无记与无记心和合。 (三)住因,一切众生依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大烦恼而得住,譬如家屋之依柱而住。 (四)增长因,众生赖衣服饮食等而得长养其身,故称之。 (五)远因,例如因咒力可脱鬼、妖之挠害,又如依凭于国王之武力,乃可免盗贼之难。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涅槃经疏私记卷六] p1074 发布时间:2025-05-20 22:30:0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