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白云守端禅师 内容: 舒州白云守端禅师,衡阳葛氏子。 幼事翰墨,冠依茶陵郁禅师披削,往参杨歧。 歧一日忽问:「受业师为谁?」师曰:「茶陵郁和尚。」歧曰:「吾闻伊过桥遭跌有省,作偈甚奇,能记否?」师诵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歧笑而趋起,师愕然,通夕不寐。 黎明,咨询之。 适岁暮,歧曰:「汝见昨日打殴傩者么?」曰:「见。」歧曰:「汝一筹不及渠。」师复骇曰:「意旨如何?」歧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师大悟。 巾侍久之,辞游庐阜。 圆通讷禅师举住承天,声名籍甚。 又逊居圆通,次徙法华龙门、兴化海会,所至众如云集。 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镬汤无冷处?」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水底按葫芦。」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乌飞兔走。」问:「不求诸圣,不重己灵,未是衲僧分上事。 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师曰:「死水不藏龙。」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赚杀你。」到栖贤,上堂:「承天自开堂后,便安排些葛藤来山南东葛西葛,却为在归宗开先万杉打叠了也。 今日到三峡会里,大似临嫁医瘿,卒著手脚不办。 幸望大众不怪。 伏惟珍重!」上堂:「鸟有双翼,飞无远近。 道出一隅,行无前后。 你衲僧家,寻常拈匙放箸。 ,尽道知有;及至上岭时,为甚么却气急? 不见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上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 大众,眼在鼻上,脚在肚下,且道宝在甚么处?」良久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上堂:「古者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圆通则不然,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上堂:「江月照松风,吹到这里,还有漏网者么?」良久曰:「皇天无亲。」上堂:「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入鸟不乱行。 大众,这个是把缆放船底手脚,且道衲僧家合作么生?」以手拍禅床曰:「掀翻海岳求知己,拨乱乾坤见太平。」上堂:「忌口自然诸病减,多情未免有时劳。 贫居动便成违顺,落得清闲一味高。 虽然如是,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示众云:「泥佛不度水,木佛不度火,金佛不度炉,真佛内里坐。 大众,赵州老子十二剂骨头,八万四千毛孔,一时抛向诸人怀里了也。 圆通今日路见不平,为古人出气。」以手拍禅床云:「须知海岳归明主,未信乾坤陷吉人。」  示众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大众,作么生说个随缘赴感底道理? 只于一弹指闲,尽大地含生根机,一时应得周足,而未尝动著一毫头,便且唤作随缘赴感,而常处此座。 只如山僧,比者受法华请,相次与大众相别去。 宿松县里开堂了,方归院去。 且道还离此座也无? 若道离,则世谛流布。 若道不离,作么生见得个不离底事? 莫是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么? 又莫是一切无心,一时自遍么? 若恁么,正是掉棒打月,到这里直须悟始得,悟后更须遇人始得。 你道既悟了便休,又何必更须遇人? 若悟了遇人底,当垂手方便之时,著著自有出身之路,不瞎却学者眼。 若只悟得干萝卜头底,不唯瞎却学者眼,兼自己动,便先自犯锋伤手。 你看我杨歧先师问慈明师翁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 ’答云:‘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进云:‘官不容针,更借一问。 ’师翁便喝,进云‘好喝’。 师翁又喝,先师亦喝。 师翁乃连喝两喝,先师遂礼拜。 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 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 所以山僧尝有颂云:‘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 不是为人难共聚,大都缁素要分明。 ’山僧此者临行,解开布袋头,一时撒在诸人面前了也。 有眼者莫错怪好! 珍重!」  开堂示众云:「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大迦叶,次第流传,无令断绝。 至于今日,大众若是正法眼藏,释迦老子自无分将个甚么分付? 将个甚么流传? 何谓如此? 况诸人分上,各各自有正法眼藏。 每日起来,是是非非,分南分北,种种施为,尽是正法眼藏之光影。 此眼开时,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只在面前,不见有毫厘之相。 此眼未开时,尽在诸人眼睛里。 今日已开者,不在此限。 有未开者,山僧不惜手,为诸人开此正法眼藏看!」乃举手,竖两指曰:「看! 看! 若见得去,事同一家。 若也未然,山僧不免重说偈言。 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 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 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 法华虽恁道,无句得商量。 大众,既满口道了,为甚么却无句得商量?」喝一喝曰:「分身两处看。」  上堂:「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法华亦有四弘誓愿:‘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上堂:「古人留下一言半句,未透时撞著铁壁相似,忽然一日觑得透后,方知自己便是铁壁。 如今作么生透?」复曰:「铁壁,铁壁。」上堂:「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便向一茎草上现琼楼玉殿。 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草盖却。 作么生得汗出去? 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上堂:「安居之首,禁足为名。 禁足之意,意在进道而护生。 衲僧家更有何生而可护? 何道而可进? 唾一唾,唾破释迦老子面门。 踏一步,踏断释迦老子背脊骨。 犹是随群逐队汉,未是本分衲僧。」良久曰:「无限风流慵卖弄,免教人指好郎君。」上堂:「丝毫有趣皆能进,毕竟无归若可当。 逐日退身行兴尽,忽然得见本爷娘。 作么生是本爷娘?」乃云:「万福。」便下座。 示众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拈起拄杖云:「山河大地,水鸟树林,情与无情,今日尽向法华拄杖头上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 且道天台南岳说个甚么法门? 南岳说:‘洞上五位修行,君臣父子各得其宜。 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 ’天台说:‘临济下,三玄三要四料拣,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 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庐山出来道:‘你两个正在葛藤窠里,不见道,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大众据此三个汉见解,若上衲僧秤子上称,一个重八两,一个重半斤,一个不直半分钱。 且道那个不直半分钱?」良久云:「但愿春风齐著力,一时吹入我门来。」卓拄杖,下座。 熙宁五年迁化,寿四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22:23: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4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