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及非有 内容: 【有及非有】 p0543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谓所知境,略有二种。 有、及非有。 有、有二种。 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于有为中,且说三界所系五蕴。 于无为中,且说涅槃。 如是二种有为无为,合说名有。 若说于我,或说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 二解 瑜伽三十六卷十页云:此中有者:谓所安立假说自性。 即是世间长时所执,亦是世间一切分别戏论根本;或谓为色受想行识,或谓眼耳鼻舌身意,或复谓为地水火风,或谓色声香味触法,或谓为善不善无记,或谓生灭,或谓缘生,或谓过去未来现在,或谓有为,或谓无为,或谓此世,或谓他世,或谓日月,或复谓为所见,所闻,所觉,所知,所求,所得,意随寻伺,最后乃至或谓涅槃。 如是等类,是诸世间共了诸法假说自性。 是名为有。 言非有者,谓即诸色假说自性,乃至涅槃假说自性,无事无相,假说所依,一切都无。 假立言说依彼转者,皆无所有。 是名非有。 三解 瑜伽六十五卷一页云:复次如世尊言:诸圣弟子,有知为有,非有,知为非有。 此中云何为有? 云何非有? 略由二相,应知是有。 何等为二? 一、若生已生,现在故;应知是有。 二、若实物故,事故,义故,圆成实故;应知是有。 发布时间:2025-05-20 20:58:4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