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虑支 内容: 【静虑支】 p1378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四页云:问:此中何者是静虑,何者是静虑支? 答:心一境性,是静虑。 以三摩地为自性故。 此及所余,是静虑支。 问:若三摩地是静虑者;初第三静虑,应各唯四支。 第二第四静虑,应各唯三支。 则静虑支,应唯十四。 云何乃说十八支耶? 答:三摩地是静虑,亦是静虑支。 余是静虑支,非静虑。 故有十八。 如择法是觉,亦是觉支;余是觉支,非觉。 正见、是道,亦是道支;余、是道支,非道。 离非时食、是斋,亦是斋支。 余、是斋支,非斋。 此亦如是。 如是名为静虑支。 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静虑支? 静虑支、是何义? 答:寂静思虑,故名静虑。 随顺此静虑,故名静虑支。 以随顺义,负重担义,成大事义,坚胜义,分别义,是支义故。 随顺义者:若法、随顺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 负重担义者:若法、能引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 成大事义者:若法、能办此地静虑;名此地静虑支。 坚胜义者:若法、助成此地静虑,令其坚胜;名此地静虑支。 分别义者:如军车等,诸分别异,故名军车等支;如是静虑,诸分别异,名静虑支。 发布时间:2025-05-20 20:20: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