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内容: 【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p0657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四页云:谓或有执佛身无漏。 如大众部。 问:彼何故作此执? 答:依契经故。 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如来生在世间,长在世间,出世间住;不为世法之所染污。 彼作是说:既言如来出世间住,不为世法之所染污;由此故知佛身无漏。 为止彼意,显佛生身,唯是有漏。 若佛生身,是无漏者;便违契经。 如契经说:无明所覆,爱结所缚,愚夫智者,感有识身。 世尊亦是智者所摄,身定应是无明爱果。 是故佛身,定应有漏。 又若佛身是无漏者;无比女人,不应于佛生身起爱。 指鬘于佛,不应生瞋。 诸憍傲者,不应生慢。 嵨卢频螺迦叶波等,不应生痴。 于佛生身,既有发起贪瞋痴慢;故知佛身,定非无漏。 问:若佛生身,是有漏者;云何通彼所引契经? 答:彼说法身,故不成证。 谓彼经说:如来生在世间,长在世间者;说佛生身。 出世间住,不为世法所染污者;说佛法身。 复次依佛不随世法转义,说彼契经;故无有失。 谓世八法,随世间转;世间,亦随世八法转。 虽是八法随世间转;而佛不随世八法转。 复次依佛解脱世八法义,说彼契经,故无有失。 问:佛亦曾遇此世八法,如何说佛解脱此耶? 谓一日中,勇猛长者,曾奉施佛三百千衣。 诸如是等,名佛遇利。 佛入娑罗婆罗门邑,乞食不得,空钵而还。 诸如是等。 名佛遇衰。 佛于生时,名誉上至他化自在。 得菩提时,名誉上至色究竟天。 转法轮时,名誉上至大梵王宫。 诸如是等,名佛遇誉。 佛为战遮婆罗门女孙陀利女恶心毁谤,恶名流布十六大国。 诸如是等,名佛遇毁。 佛为跋罗堕阇梵志,以五百颂,现前讥骂。 诸如是等,名佛遇讥。 即此梵志,须臾回此五百颂言,现前赞佛如是论力,及嵨波离以妙伽他现前赞佛,尊者舍利子以众多颂现前赞佛无上功德,尊者阿难陀以众多颂现前赞佛希有妙法。 诸如是等,名佛遇乐。 佛有轻安及胜受乐,一切有情所不能及。 名佛遇乐。 佛有头痛背痛腹痛,及有伤足出血等事。 名佛遇苦。 既有此事;如何解脱? 答:虽遇此事;而不生染。 故说世尊于此解脱。 谓佛虽遇利等四法;而心不生高欢喜爱。 又佛虽遇衰等四法;而心不生下戚忧恚。 如妙髙山,据金轮上;八方猛风,不能倾动。 世尊亦尔。 住戒金轮,此世八法所不能动。 是故名为于此解脱。 解脱此故;说为不染。 非谓生身亦是无漏。 然佛生身,从漏生故;说为有漏。 能生他漏,故名有漏。 发布时间:2025-05-20 19:46: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