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住甚深 内容: 【住甚深】 p0660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第四食为食者:显住甚深。 以佛所食,是不清净依止住等四种食中第四食故。 四种食者:一、不清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欲缠有情不净依止而得住故。 二、净不净依止住食。 谓触等三食。 令色无色缠有情净不净依止而得住故。 由此依止,已离下地诸烦恼故;说名为净。 未离上地诸烦恼故;说名不净。 是故名净不净依止。 如是依止,由触意思识食而住;除其段食。 三、一向净依止住食。 谓段等四食,令声闻等清净依止而得住故。 四、唯示现依止住食。 谓即四食,诸佛示现受之得住。 是故诸佛食此第四示现住食。 为令能施诸有情类净信为因,福德增长。 虽现受食;不作食事。 如来食时,诸天受取,施佛意许诸余有情。 由此因故,彼有情类,速证菩提。 如是一切,应知总说为一甚深。 又云:复由十因,应知诸佛实无所食而现受食。 一、示现以食住持身故。 二、令诸有情,福增长故。 三、为欲示现有同法故。 四、为令随学正受用故。 五、为令随学廉俭行故。 六、为令发起精进行故。 七、为令成熟诸善根故。 八、为显自身无染着故。 九、为恭敬业助任持故。 十、为欲圆满本愿王故。 二解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亦无住为住者:显住甚深。 无住涅槃以为住处。 如是涅槃,名住甚深。 又云:复由十因,应知如来不住生死及以涅槃。 一、非遍知故,二、非永断故,三、非修习故,四、知非有性故,五、无所得无分别故,六、远离心故,七、心证得故,八、平等心故,九、事不可得故,十、可证得故。 三解 世亲释十卷六页云:颂曰:佛于非圣法,人趣及恶趣,非梵行法中,最胜自体住。 此颂显示住甚深。 佛于非圣法中人趣恶趣中非梵行法中,由最胜自体,住最胜住。 由圣住等而安住故。 此中圣住者:谓空等住。 天住者:谓诸静虑住。 梵住者:谓慈等无量住。 非圣法者:谓不善法。 佛于其中,住空等住。 由此空等,圣所住故;名为圣住。 人趣及恶趣者:谓缘彼有情,住诸静虑。 所住静虑,名为天住。 非梵行法者:谓于彼法,住慈悲等四种梵住。 最胜自体住者:谓由如是最胜自体,住最胜住。 此显诸佛于诸住中,安住最胜自体诸住。 发布时间:2025-05-20 19:46:0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