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住对面念 内容: 【住对面念】 p0661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八页云:问:住对面念,是何义耶? 答:面、谓定境。 对、谓现瞩。 此念令心现嘱定境,无倒明了;名对面念。 复次面,谓烦恼。 对、谓对治。 此念对治能为生死上首烦恼;名对面念。 复次面,谓自面。 对、谓对瞩。 此念令心对瞩自面,而观余境;名对面念。 问:何故系念在自面耶? 答:无始时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多分依面。 故观自面,伏诸烦恼。 复次有情贪心,多依面上眉眼唇齿耳鼻等生;非余身支。 故观自面,伏除贪欲。 复次面有七孔,不净常流,生厌离心,过余身分;故观自面,而修厌舍。 复次自面见希,不多起爱;故彼系念,在面非余。 若不照时;自不见故。 复次修观行者,多乐观察十二处相。 面上恒有九处差别,是故观之。 有亦说为住背面念。 对背二义,俱理无违。 所以者何? 由此念力,弃背杂染;对向清净故。 弃背生死;对向涅槃故。 弃背流转;对向还灭故。 弃背五欲;对向定境故。 弃背萨迦耶见;对向空解脱门故。 弃背我执;对向无我故。 弃背邪法;对向正法故。 由是对背俱理无违。 安住此念者,名住对面念。 云何名住对面念耶? 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膨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彼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锁;此等名为住对面念。 问:何缘系念在眉间耶? 答:修观行者,先依此处,生圣贤乐;后渐遍身。 是故彼于眉间系念。 如受欲者,男女根处,先生欲乐,后渐遍身。 此亦如是。 亦有本说:系念明暗。 明者,谓眼。 即说系念在鼻按中。 复有本说系念发际。 或有本说系念鼻端。 有本说住无贪俱念。 此即说住奢摩地俱念。 或有说住与明俱念。 此即说住毗钵舍那俱念。 修观行者,如是系念在眉间等,观察死尸青瘀等相。 即不净观,此中名为住对面念。 问:何故此中但说不净观名对面念;非持息念,界差别观耶? 答:此中亦应说持息念,界差别观,名对面念;而不说者,是有余说。 复次应知此中且说初观。 谓不净观,是众观初。 应知说初,即显中后。 复次应知此中就多分说。 谓修观者,多分依止不净观门,趣入圣道;非持息念界差别观。 是故遍说。 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一切如理作意所引念,皆名对面念;非唯不净观。 然尊者迦多衍尼子,随顺契经,且说不净观名对面念。 谓契经说:有诸苾刍,居阿练若,或在树下,或在静室,结跏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 为断贪欲,离贪欲故;心多安住。 如为断贪欲,如是为断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应知亦尔。 于五盖中,贪欲最重;又最在初;是故偏说彼近对治。 谓不净观。 贪欲若断,余随断故;不别说彼近对治法,名对面念。 二解 发智论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名住对面念耶? 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膖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白骨,或观骨琐。 此等名为住对面念。 发布时间:2025-05-20 19:45:5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37516.html